《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探索

2020-12-08 13:45:45江秀娟熊书马强罗娇杨贞妮孙厚良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江秀娟 熊书 马强 罗娇 杨贞妮 孙厚良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课程思政是高职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利用课堂这个主要阵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基础上,渗透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教育质量,淘汰“水课”建设“金课”是目前提升课程质量的战略方向。“金课”建设的“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是课程质量建设的金标准[1]。“金课”建设,不仅吹响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号角,也是对高职院校课程质量提出了纲领性指引。未避免沦为“水课”,高职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急需高屋建瓴的“金课”引领。

一、高职医学生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对标“金课”的必要性

(一)学情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生源复杂,普通高中、社会考生、对口高职和单招生源混合,因此高职生基础呈现多样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复杂多变。多元文化的碰撞、敌对势力的渗透、不良思潮的兴起或明或暗的影响和冲击着我国高职生的思想意识。而“金课”就为我们提供了建设方向、建设标准。因此,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应该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性,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生专业课程在培养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就应该通过课程思政教育,为学生立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和方向保障。

(二)教情需求

传统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往往重“专业技能”轻“人文技能”,即偏重知识化和技能化知识点,无形中弱化了学生思政素养培养功能。一是教师教育理念不足,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课老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忽略了课程思政对高职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塑造的积极影响。二是教学方法欠缺,部分教师上课时有思政教育理念,但没有内容的高度设计、实践的有效执行。

二、对标“金课”,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

(一)深挖课程思政元素,体现课程思政的“高阶性”内涵

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1]。在思政“高阶性”上,要以培养学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为魂,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和担当使命的历史思维的教学含量。

生物化学课程中蕴含诸多思政哲理,本课程思政的高阶性应该是从理论的高度设计开始,最后到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的应用。如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时,应有坚定的爱国意志、明锐的时事判断、有力的爱国行为。“高阶性”应思考三个维度:1.与时俱进,思政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积极应变。高阶性就具有时代的要求,否则陈旧过时只能沦为低阶性水课。2.学情基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应是以培养了什么样的人为检验标准。3.过程量化,这是对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传统说教式的思政教育没有可量化的考核标准,学生学习往往得过且过,更无法体现出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的应用。所以,对标“金课”,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应打造全新的课程体系,从课程标准、教学形式到考核评价,方能实现课程思政的“金课”转变。

(二)对接课程专业内容,衍生课程思政的“创新”性内涵

金课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1]。在课程思政“创新性”上,要以创建学生感同身受、真心喜爱的教学情境为基础,在思政内涵上开花结果。

课程思政的优势在于思政元素来源于专业知识,所以专业知识本身就是思政很好的情景,在此情景升华的思政内容既利于思政教育,也有利于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升华,二者相辅相成。同时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手段“创新性”应丰富多彩,拒绝传统说教,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教学情景体验、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形式,结合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真正主动在改变,充分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思政的交流互动,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在结果输出上的“创新性”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个性化思维,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要从探索实践中得出合适的、理性的、符合个性的答案。

(三)渐进“知信行”,践行课程思政的“挑战度”内涵

挑战度是指课程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老师要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备课讲课,学生课上课下要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和思考做保障[1]。在思政“挑战度”上,获取扎实的知识,使学生由“知”成“信”;植入感情和意志,使学生由“信”躬“行”。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挑战度”上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生用心完成学习过程。首先讲好第一课。新课程开始,借助生物化学课程特点(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织学生介绍或者描述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性格习惯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改善自我、提升自我。由此开启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篇章。

引导学生探索实践。“挑战度”就是要指导学生踮起脚尖探索实践。生物化学课程思政也需要阶梯性的探索实践,方能实现价值引领和德育培养作用。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生物化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融入课程思政,如专题讨论:职业素养、爱国情怀、三观教育等,以“互联网+课程思政”新模式进行“挑战度”的补充。

三、结束语

高职医学院校的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面向农村基础能从事基本临床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生物化学课程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渗透给学生,同时对标“金课”要求,能针对性的塑造高职医学生的医德情操,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推医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