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洋
(犍为县矿区第一学校,四川 乐山 614400)
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态有更加清晰具体的了解,从而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对于提问来说,是教师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教学行为,并且,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每个问题都有较强的目的性,不能随意进行提问。同时,教师还应该保证提问语言言简意赅,准确精炼。在提问者之前,教师预设答案,要对学生回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这也使得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
在参加信息技术优质课程评选活动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教师往往直接应用大屏幕或者电子白板来代替黑板,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操作方便,省去了书写的环节,同时也保证了讲台的整体清洁性。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黑板应该是多媒体设备的辅助,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具,一些时候黑板的作用是多媒体设备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通过不停地切换屏幕来完成整节课的教学活动,虽然教师已经将知识点通过大屏幕的方式展示出来了,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屏幕的显示速度,并且学生看完屏幕上的内容之后往往不能够在短时间之内理解。一下课,多媒体设备都已经关闭了,黑板上又是一片空白,这也使得学生的思维环节经常会出现脱节的情况,从而很难实现对教师本节课所讲内容的有效消化。
对于教师而言,在对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应该保证其整体合理性,教师应该对教材、纲要以及教学标准有清晰了解,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设定的综合合理性。教师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设定,一部分教师往往将整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当作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也使得教学目标设定混乱的情况经常出现。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可能对教材的了解程度不够;其次,教学目标设定过多或者过少。因此,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之前,应该注意对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思想、教材体系以及教材知识分布结构有清晰具体的了解,用过这种方式先确定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范围。同时,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现阶段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取向给予充分关注。
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模式也势必要发生一定转变,这样才能够保证教育理念不会落后于时代。对于不同的学校来说,往往所适合的教材也是有一定区别的,教师在展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对于一所院校或者一个专业来说,在对教材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保证其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案例引用方面进行适当调整。教师在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以教材为基础,并且对教材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将其灵活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加自由、灵活,一些教师完全甩掉了教材,颠覆了教材上的案例,经常会出现教学案例不够本土化的现象,这也使得学生在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理解的时候,往往存在一定困难。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案例选择非常重要,应该保证其与本节课所讲解的知识内容较为贴合,并且要保证案例的完整性。教师在对教学案例进行编写的时候应该反复推敲。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新课导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有效调动,可以尝试通过“情境”设定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可以通过课堂游戏或者播放动画的方式来实现新课程内容的导入,这样可以使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情境创设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情境的优势,使得知识体系的展示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使得知识内容更加具象化,在课堂上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应用可以有效起到过渡的作用,同时也使得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
很多教师在进行信息课程教学的时候,经常把教学活动当作是“个人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往往还存在对课堂教学实践安排不合理的现象,很多时候一节课只提问两三个学生,并且留给学生机器实操的时间并不多。笔者建议,教师在展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已经对技术以及技能层面的只是有了一定了解,这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通过长期练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质。
总之,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今后社会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优质课评选过程中应该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挖掘,并且对其进行针对性优化,从而改观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观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