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俊杰
(南昌市西湖区桃花一村小学,江西 南昌 330000)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进行科学实验课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对于一些理论知识并没有充分掌握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加强对于该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在科学实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一个人不能同时进行多项工作、动手能力较差等,因此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使得科学实验教学有效的开展。
培养合作意识,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对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对于小学科学实验而言,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进行科学实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还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真正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当学生有了这种意识后,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融入其中,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主动向老师或者团队中的其他同学寻求帮助,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可能正处于掌握知识的初级阶段,对于不同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然而在学习上,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老师就应该在掌握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要求,老师们也在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式,尽可能使得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内容,最大限度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可能有时候老师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但通过小组学习可以适当地改变这一局面,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感受科学实验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等。
科学实验的学习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对于理论知识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然而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互帮互助,遇到困难可以共同面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喜悦,从而真正感受到科学实验的乐趣,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得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使得学生对于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更加高效。因此,在组建小组时,老师应合理地将班级成员进行分配,确保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在此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手能力等。其次,进行合理分配,使得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互相弥补、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样,老师也应确保每个小组的整体学习水平相当,从而促使小组之间公平竞争,打好合作学习的基础。
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所以,老师应在实验课中无时无刻地关注学生,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强课堂效率,使得小组学习的时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整个实验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使得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
总之,在当前教育不断改革的情况下,加强小学科学实验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还可以使得教学模式得到改善,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因此,科学老师也应清楚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及对于学生自身的帮助,通过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使得科学实验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