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0-12-08 13:45:45赵涛涛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赵涛涛

(肥东县第四中学,安徽 合肥 231600)

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要透彻掌握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探究学好数学的技巧,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而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要高度重视微课教学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帮助学生在形象化、直观化的模式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全面化发展。

一、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构建翻转课堂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内化更多的理论知识,有效改善课堂教学互动的结果,帮助学生有机实现学与用的过渡。因此,教师也要运用微课的优势实现翻转课堂的创建,为教学活动持续开展提供平台。

比如,在学习初中数学《圆》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要利用好翻转课堂及时为学生解疑答惑,也更好地找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引导。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中的Flash 制作一个简短的动画为学生展示圆的形态、组成部分,为学生打开学习活动的大门,指明学习的方向。而在这章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圆的性质、点个圆、直线和圆以及圆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更好地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由点到面的层次目标[1]。同时,教师也要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探究情境,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让新知识可以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形成强大的学习合力,让抽象、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变得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深入的学习活动充满期待。

二、借助微课归纳知识要点

数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灵活地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和运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也要利用好微课归纳梳理重难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把握有限的学习时间。

比如,在学习初中数学课程《反比例函数》时,教师要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特点、区域性几个方面展开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这其中感受数学课程的奥秘。在这节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中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奠定学习的基础上。接下来,教师就要根据这节课程的内容把学习的要点归纳总结在一起,并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经过了视觉的冲击之后,学生就能借助图像完成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记忆,更好地化解学生对枯燥文字学习的抵触心理,在数形结合的模式下挖掘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借助微课技术把重难点整合在一起,既让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了方向,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综合化地掌握新知识,有目的地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让课堂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教学价值。

三、利用微课技术组织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突出教学活动灵活性的特点,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相关知识点内化于心。利用微课就能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比如,在学习初中数学课程《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要在微课的辅助下为学生呈现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合理运用和巩固练习。在这节课程的学习中,由于生活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随机事件,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就要恰当地引入生活案例,帮助学生感受数学课程的实用性特点,从而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要注重留出一部分课堂时间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利用微课,可以在电子白板上为学生呈现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等多类题型,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合理利用所学知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点拨和启发,让学生找到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针对薄弱环节展开更深入的复习。在微课的辅助下,可以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样,也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基础秩序井然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不断夯实自身的数学基础,为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成绩做好万全准备[2]。

数学课程的学习是初中阶段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难点课题,为了攻破这一难关,教师也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利用微课高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优化数学教学手段,推动初中教学取得更上一层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