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020-12-08 13:45:45刘利娟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刘利娟

(南昌市西湖区桃花一村小学,江西 南昌 330000)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音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了音乐的重要性并多次提到“音乐素养”。对音乐素养的解读比较多样化,但一般来说,是指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启发性的音乐教育,培养他们理解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音乐创造力。因此,音乐作为小学课程中一门具有艺术性和灵活性的独立学科,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予以充分的重视,要在实际教学中创新教学,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2]

一、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

我们可以将音乐素养理解为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如学生在听到一首歌之后,能够根据旋律感觉出这首歌是好听的,也能够体会出这首歌中包含的情感是悲伤的或者是欢乐的。甚至学生在哼唱这首歌时能够自由发挥,创造一些自己的旋律。

在对小学生个性养成、兴趣培养及艺术熏陶中,音乐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优势。音乐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生个体体会、理解差异,强调在不同的音乐形式及情境中培养孩子独特的音乐感知能力,更注重音乐学科与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融会贯通。可以说,培养学生个体独特的音乐感知与艺术审美是培养音乐核心素养的关键。与以往的“填鸭式”授课不同,音乐核心素养强调的并非学生对音乐知识及音乐技巧的背诵及掌握程度,也非传统意人格和素养的塑造。

二、音乐核心素养应该如何养成

(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大家都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的兴趣是我们努力完成它的最大动力。如果我们对某事失去兴趣,那么我们将无法完成这件事情。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轻松的、愉悦的学习氛围。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儿童时期,好奇心强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并且活泼好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很难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为了让音乐课堂充满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音乐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结合他们的特点创造一种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适当的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例如可以播放曾经教过的歌曲的前奏,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一首歌。或者组织一些比赛,比如一个班可以分成不同的组,每一组都能表演一首歌,表演得分最高的一组将获胜,并获得奖品。这样能鼓励小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充实课堂音乐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的学习当中,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能力。教师与学生也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喜爱的歌曲,这样教师就能更加了解学生在音乐上的喜好,在上课时就能够结合学生在音乐上的喜好,选择学生更加感兴趣的内容。

(二)加强学生的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够,对一些音乐中的内容理解的不够,这对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达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音乐教学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得音乐教学更加的直观、生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先就整首歌曲的作者以及创造背景进行讲解,就像我们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老师总会先介绍课文的作者以及它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的背景一样,通过这样的介绍,我们能够更加理解作者在创造歌曲时的情感,更容易在思想上与歌曲发生共鸣。

(三)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音乐感悟以及表现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有效途径。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够有更好的感悟音乐以及表现音乐,就好像我们明明能够通过手机等电子产品听到音乐,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花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去听一场演唱会,因为在现场体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氛围与音乐感受。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校园好声音”等音乐比赛,让小学各年级喜欢唱歌的学生能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地方,来吸引更多的小学生参加,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拓展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音乐是一项重要艺术,对人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提升,还要借助音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我们在学习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音乐时,教师可以就贝多芬的人生经历进行详细的讲解。将贝多芬的所遭受的苦难讲述给学生,告诉学生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时也没有轻易放弃音乐,而是坚持自己的爱好。以此就可以引申出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

三、结语

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工作,教师首先应在认准自身和学生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自身应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以适应新课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