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露
(资阳市雁江区东峰镇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四川 资阳 641300)
课外阅读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同时课外阅读也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中积极展开课外阅读。在掌握小学生兴趣喜好之下为其挑选有针对性的书籍,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从而使得作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与此同时,课外阅读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拓展学生眼界,并且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感悟与理解,可以对作文主旨与结构进行掌握,为作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大部分课外书籍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编写,具备极强的现实性与生活性,尤其是小学课外读物,其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编写的,对学生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丰富小学生生活阅历,提高对生活的认知程度,同时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课外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目前很多家长都认为课外阅读就是一些课后辅导书。其实不论是中外名著还是寓言童话,都可以提高学生知识量,培养其人文素养。在学生对课外书籍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会将自己自然的融入故事情节之中,从而提高自身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在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融入课外阅读可以快速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技巧,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作文水准。
因为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先培养学生对于课外文本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建设良好阅读氛围,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之中,并端正自身阅读态度,为写作奠定良好基础。因为小学生自身年龄较小,好奇心强烈而自制力较差,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并逐渐让其养成阅读习惯。
小学生总是对童话故事有着强烈的爱好,因此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之中为学生讲解一些安徒生童话故事,并且在结尾的时候为学生们引入问题,设置悬念。如此,小学生便会在好奇心的作用下主动到课外书中寻求答案,在看书的过程中除了《安徒生童话故事》,难免会注意到《十万个为什么》《绿野仙踪》以及《格林童话》等书籍,并对其具有阅读欲望。在课外书籍的阅读方面,家长与教师要不着痕迹地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干预,要保障学生们读的书不仅有趣还要饱含深意。长此以往,学生会了解阅读的乐趣,并且生字认识数量也会大幅提升,健全自身人格,同时会对作文写作具有浓厚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学生并没有细致观察的能力,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无话可写的情况,无法准确回忆出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例,但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课外书籍大部分都是记叙文,文本内容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去描述简单的道理或者观点。小学生对这类课外文本进行大量阅读,可以逐步建立写作素材库,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对这些事例随取随用。
例如,在学习完《白杨》课程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小学生写一篇以植物为中心的作文,不限制主题,学生通过自身课外阅读的积累,很快便可以确定写作方向,从而顺利完成写作。
如若仅仅凭借语文教材与教师能力进行作文写作教学,那么将会导致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模式手法单一,无法全面提升写作能力。写作手法是作文的重要部分,必须要长久进行练习才可以真正掌握。只有学生牢牢掌握住手法与素材,才可以写出一篇完美的作文。因此,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留意不同作者的不同写作手法,从而为自己的作文加分。
与此同时,课外阅读也可以大幅提高小学生用字造句的水平,很多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对生僻字往往没有办法精准运用,尤其是低段小学生,课外阅读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生字积累量以及成语的正确使用。像“忍俊不禁”这个成语,有很多学生便会写出“他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这种错误句子,但是随着课外阅读量的增多,学生便会对这个成语的正确运用有了了解,同时可以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合理运用。
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如若想要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大幅提升,绝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便需要语文教师长久坚持,并积极选用有效教学措施,将语文作文写作与课外阅读两者进行融合,在吸引小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建设写作素材库并且可以熟悉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教师需要为小学生推荐恰当的高质量的课外阅读读物,全方位全角度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