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实施中贯彻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

2020-12-08 13:45:45陈恒谊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陈恒谊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第六中学,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400)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施早已成为当前学校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学生培养目标方向上考量,学校美育无疑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内容,审美教育必须体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笔者长期美术教学实际和校本课程实践,论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实现审美教育的途径。

校本课程中审美教育的贯彻实施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要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切实关照地域性群体审美心理;第二,要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教育对象审美认知发展特点;第三,必须遵循学校审美教育客观规律;第四,立足情感教育体现审美教育特征。

一、关照地域性群体审美心理是校本课程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

每一个学校事实处于一定的,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大的审美环境中,具体到每一个教与学活动中的个体,也无不浸淫在这一审美环境中。面向有鲜明的地域性共同审美心理特征群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无疑需要尊重和关照客观存在的特定审美需求。审美教育对象在具体的审美取向和需求推动下衍生出丰富的有鲜明地域特色审美样式,这些都是鲜活的审美素材,应该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武库。

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开展具体的多样化的审美活动,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是特定审美环境中的鲜活的,有着个性审美需求的个体,审美客体是熟悉的别具亲切感的地方审美样式。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教材编制环节中注重汲取地方审美样式为素材,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构建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认同,营造良好审美教育氛围,理应是组织实施审美教育活动的前提。

二、把握教育对象审美认知发展特点才能获得校本课程实施审美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正确导向

处于初中学段的审美教育对象,年龄的增长和生理上的变化以及独立人格和意识的萌芽和形成,使他们对独立和个性的意味比较敏感,抽象思维的发展明显地推进了他们审美思维的发展,如想象的新颖性和细腻程度有了明显提高。这一时期青少年的主要特点是他们对选择用强有力的形式来表达感受或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校本课程下的审美教育的实施应因势利导,在内容开发方面要关注教育对象在特定审美环境中的真实审美体验;在方式方法方面要重视与受教育者共同心理体验,以获得受众最大程度的心理认同和共鸣,这种共鸣和认同是教育者顺利组织教与学活动获得审美教育成效的催化剂。

笔者在美术课教学实践中深有感触,在校本教材的内容选择上,鲜活的乡土审美样式的选择呈现给学生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审美意境。来源于具体生活实际的案例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区别于统编课程的审美样式的新奇感激发了学生的审美认知欲望。泥塑面塑质朴夸张的造型,浓郁乡土气息色彩搭配,特色鲜明的蒙古族服饰,河套地区传统地方建筑风格等等乡土审美样式的呈现营造出传统与现代,时间和空间的强烈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促成学生自觉地审美体验和思考。顺理成章,这种自觉地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自然发生的情感活动是人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水到渠成。在这个体验和思辨的过程中,学生尝试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人生基本问题,深入对所处人文和社会环境的认知,由此达彼,促成在思想和情操上的升华。

三、遵循学校审美教育客观规律

校本课程的审美教育实施要遵循学校审美教育一般规律。第一是计划性,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较长时间段的过程,根据培养人才的要求,遵照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审美教育活动,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第二是循序渐进性,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美育活动。审美教育不是猎奇,课堂也不是走马观花信马由缰红火热闹,要体现知识的连贯、完整和系统性。第三是科学性,科学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美育的基本要求。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准确正确的,同时在这里也要特别要强调让学生拥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和主动情感体验,要鼓励和欣赏存疑的品质,让学生由存疑起,通过独立思辨过程,将审美知识内化成为实际的审美能力;第四是集中性,由于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具有集中的审美教育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美育的机会,而且能推动学生情感活动的自由扩展,使之在审美感受中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

四、立足情感教育体现审美教育特征

从审美教育过程来看,美育是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利用审美形象的情感力量去感染个体以达到教育目的。

以音乐美术教学为例,审美教育的突出特征有三个,一是“以情感人”,在美术校本教材素材的甄别遴选,课堂情境创设,教学方式方法选择等方面以触发学生自觉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努力营造课堂有情感,学生有体验,师生有共鸣的课堂氛围。因为,没有情感体验的审美教学没有意义;二是“潜移默化”,审美教育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促成真善美的内化,内化于心,外化为形,才能形成质的飞越和品质的稳定性,达到审美教育的成效;三是“寓教于乐”,音美课堂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选择健康、有益、向上的活动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引发学生怀着兴趣来进行学习。把教学内容渗透到娱乐活动之中,正是审美教育一般方法。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其目标达成应该遵循前述四个基本原则,才能让审美教育在课堂中出彩,使其在学生人生中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