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0-12-08 13:45:45叶红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叶红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五中学,江西 南昌 330039)

美术教学不单单是一门学科教学,更是一门针对学生全方面培养的课程,美术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其本身就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作用,更是一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的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个绚烂多彩的世界,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世界观。在美术教学中投注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好奇,完善学生情感体验,增加对美术的感悟。

一、教师应该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为了将情感教育很好地渗透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这样才会影响、感染学生,才会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身教胜于言教”。教学中,美术教师的言行、审美、看待问题的思路和见解,包括教师本人的艺术气质都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大方的谈吐、得体又富有个性的衣着以及丰富的教学体验都应该很好地折服学生,这样才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艺术情境之中。例如,笔者给高一新生上第一节美术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假期里自己的一次远足写生的视频,其中有巍峨的高山、清澈荡漾的湖水、悠闲的牛儿……尽显当地原生态的生活,有美术作品,还通过画外音播放当时写生的心理、感受……学生听着、看着,他们脸上呈现出了羡慕、赞叹、沉醉的表情;通过画外音,他们感受到了这位初次见面的美术教师丰富的情感;看着最后的画作,他们仿佛认识到了老师的另一面,学生带着猜测、揣摩和欣赏上完了第一节课,且意犹未尽。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更是让学生感知、领悟美术领域的一个最好的契机,在以后和学生一块儿学习美术的日子里,的确收到了好多别样的快乐。

二、用不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点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笔者认为,美术教学更加验证了这句话的真实性。不同的学生,其天赋不同,性格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产生的反应也会不同。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对美术学习没有感觉,其实这就是学生的审美不同,对美的发现和认识不同。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点。

(一)寻找并挖掘学生的审美需要。

没有情感的美术学习,是苍白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学生的个性,懂得他们的爱好和审美,这样才可以及时地抓住教育契机,帮助学生弥补思想、观念上的不足,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审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和学生一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

优秀的美术作品最能打动人的一点,不单单是画作者的绘画技巧,往往是靠他情感的渗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和学生一同欣赏大家的艺术作品,共同感悟并体会作品中的深刻情感,通过艺术作品本身的感情熏陶,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其受到情感的教育。作品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没有情感的渗透,画作只体现在形式上,只有渗透了画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作品才会深刻,才会撞击人们的心灵,当然这些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打动学生,才能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让他们情绪和思想上受到良好的感染。

(三)用综合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

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朗朗上口、音韵和谐的美文,铿锵有力、委婉动人的乐曲等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些若能恰时地出现在美术教学中,将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当然要实现这些就要看美术教师的功力了,要涉猎广泛,涉及到相关作品或音乐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这样借文学、音乐甚至是数学学科的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趣,使其对美术教学更加刮目相看,热衷投入了。

三、倾听学生想法

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在讲台上授课,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室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体现在课上和课下。在课上,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思想,即“我是这节课的主人,我的课不能有其他意见等”,而是要在课上与学生交流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授课内容中,教师应对学生在课上提出的想法给予肯定,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拉近学生教师间的距离。而教师也能够从中收获课堂反馈,从而逐步完善自身课程及教学方式,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在课下,教师应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交谈,以使学生面对教师时可畅所欲言,也可共同对一个作品进行交流,充分倾听学生想法并交换自身意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以提高学生对美术科目的学习兴趣。

四、评价学生

不管做任何事,学生总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认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是否定或者观望,而是针对学生积极的态度给予肯定与认可,这就在根本上认可了学生。哪怕在批评学生时学生也是虚心听取,而不是左耳进右耳出。之后对学生作品进行查看,通过对学生作品边分析边讲解,使学生能确切了解自身问题,最后教师应给出合理评价及指导性意见,并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打击学生自信心,消极处理学生作品。这样的做法能够使学生感受教师对自己投入的情感,既保护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及分析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是偶尔为之,要做到美术和情感长期共存,这样的美术教学才会富有生机,才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才会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美术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