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兰
(江西省九江市鹤湖学校,江西 九江 332099)
作为小学生来说,他们充满童趣,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探究的兴趣,平时的数学课对他们来说趣味性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数学老师研发并从三年级起开设了《趣味数学》这门校本课程。如何让这门课程顺利地开展起来,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孩子的特点,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法,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迅速地爱上数学这门学科。现将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分享如下:
低年级学生理解力差,最易于接受简单的事物。在教学时,数学老师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表达要简单易懂、形象生动,增强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愿听、乐听而且听好。
如张老师在设计《合理安排时间》这一课时,课件伊始就穿插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茉莉花》,让学生们从歌声中轻松愉快地走进这一课的学习,紧接着教师通过问学生:“一般在听音乐时,我们还可以干什么?”来过渡,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迅速被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张老师的一句:“你很善于倾听。会倾听的孩子一定能把学习学得更好。”在教学“书本的页码”时,她的又一句“让我们一起为自己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而骄傲。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想一想,两页的页码和与两个页码数分别有什么样的关系?”从前面一句,学生们都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认可,从而对老师后面提的问题感兴趣。事实证明,小学低年级教师只有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去教学,学生才爱听、乐听,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低年级教学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
如万老师设计《有趣的重叠》一课时,她在新授知识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同学们平时喜欢的跳绳和打球这一情境,让学生们从生活情境中探索重叠问题。巩固知识这一环节,她又设计了脑筋急转弯:有两个妈妈,两个女儿,请你猜猜一共有几人?碰到这个有趣的问题,学生兴趣高涨,使整节课又达到了一个高潮,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真有趣。
低段学生比较好动,特别好玩,游戏恰恰符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引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和接受知识。在教学中,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不仅能让他们在玩中学,而且还能把他们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如:张老师设计的《书本的页码》这一课时,引用了最近中央台比较火爆的节目《出彩中国人》中的手势导入新课,让学生跟老师做出彩手势,边做边数,师及时问:“你发现了什么?”,这时有学生赶快回答:“单数动作时是出彩,双数时手是张开的。”师及时做出回答,引入这课的课题,学生这时很期待早点进入新课的学习。在巩固练习时,我们采用了孩子起立、坐下的游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气氛也很热烈。学生在做游戏中,很轻松地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同时能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他们在游戏中品尝了成功的乐趣,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为他们学数学、爱数学创造了条件。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多媒体教学能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个魔术箱,外面露出一个黑色的珠子,告诉学生:这个魔术箱里还能变出很多漂亮的珠子,想不想猜猜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各有几个啊?孩子的好奇心被拨动了。我慢慢点动鼠标,又变出两个白色的珠子,这时学生的猜测是多种多样的。接着又变出两个黑色的珠子,随后是三个白色的珠子,学生兴奋地说下一次肯定是三个黑色的珠子。我趁热打铁:你能说说珠子排列的规律吗?在学生正确找到规律时,我让魔术箱变出一串珠子,证实了学生的猜想。如此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了。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演示,既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又做到了为学生理解算理铺路搭桥。而我在设计《围一围》这一课时的“小小设计师”这一练习时,通过课件演示让一些没理解透的学生一目了然,也突破这课的难点。
除此之外,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设问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用直观教具、课堂提问、练习形式多样化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真正使数学教学变得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