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明根
(江西省南昌县渡头学校,江西 南昌 330200)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现代化的教学,这显然是不匹配的。一些教师安于现状,也不愿意探索新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情感教学,仅仅是将课本上的内容“传达”给了小学生,并没有将情感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课堂中来,学生们学到的都是知识点,没有感受到语文存在的美感。
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是开始的阶段,也是学生们开始逐渐了解语文、感知语文的阶段,这一阶段,如果教师能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学生们一定会保持好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状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死板,忽略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也未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学生们所处的语文课堂是死气沉沉的。
教师在进行情感教学的时候,还是光靠一张嘴还是力度不够的,还需要一些现代的辅助手段,对教学进行有力的支持。但是,现状却是教师在情感教育方面使用较少,现代信息技术更是使用率少之又少,语文的美感不能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多媒体辅助展现出来,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由于教师的疏忽,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是囫囵吞枣,只要能应付考试,就万事大吉。从学生的认知态度上就缺乏了对情感教育理念的贯彻,自我重视的程度有所减弱,这对学生们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每天进行语文学习,但是从未接触过真正的语文情感教育,这是可悲的现象。
小学生年龄小,在情感的认知方面还有所欠缺,在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也是较为薄弱的。教师要从拼音、识字、组词、写句子到赏析方面逐步推进,让小学生们在语文的学习上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学习,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像一张白纸,可塑性比较强,因此,如果能遇到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是一种培养,对学生情感教育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针对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认知程度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创新实施是非常关键的,在小学阶段对学生情感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
小学生在接触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小学生发掘语文的内在美感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充分发掘情感教育的素材,并且利用朗读的模式,将学生们代入到情感的殿堂,让学生们理解并且愿意自我探索和发现。在朗读中,学生能通过字词之间所展示的美感,进行情感发掘,让学生们掌握文本的情感基调,感受作者在写作时的心理情感波动,贯穿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中,让学生们能更加体验到情感教学的好处。教师在采用朗读教学方式的时候,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示范朗读,让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朗读方式和技巧,这样更有利于理解情感教育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感受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一定要发挥实践的作用,逐渐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不是死气沉沉的学习课文,而是生动的实践,在实践中相互感受,并且展示出语文的强大动力。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必须让学生亲自感受和参与语文课程的各个环节,将每个环节中需要做的事情都体验一遍,这是感受作者心路历程,感受作者情感变化的重要方式。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生活教学法、多媒体穿插教学法、学生自我感知教学法等多种体验方法,对学生们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充分体验作者的情感,充分理解作者的行文情感,以达到感同身受。
小学语文课堂不是枯燥的存在,而是一个妙趣横生的地方。学生们在这里能发掘很多生活中的知识,也能体验作者的内心情感,因此,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将情感教育作为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让情感的脉络贯穿于课堂中,进而让学生们学会感知美、欣赏美,进而拥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让情感教育的作用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施展,这是教师应该做的,也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符合新时代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