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亮
(龙岩学院附属中学,福建 龙岩 364012)
引言:当前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研究中,核心素养的落地都是一个热门话题,绝大多数研究的视角都是从教学以及学生的角度切入的,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传统教育以知识的灌输为主,鉴于政治学习枯燥性,难以调动起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鉴于此,高中政治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政治知识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运用特定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政治学习的深刻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
在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代表了一种思维品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方式,为学生以后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给予学生一定自由思考的空间。通过在小组中进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为了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分组,就自己日常的消费观念进行探讨。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小组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要明确自主学习始终是以学生为主的,因此在教学策略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广泛采集学生的意见。于教师而言,应该做好其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引导学生能够做好课前的预习和材料的收集工作,从而发挥出课堂45 分钟学习最大的效率。
例如,在高三政治人教版教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教学中,在自主学习开展之前,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归纳所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如首先需要弄明白我国的国情是什么,其次需要搞清楚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如此一来,教师就为学生明确的了学习方向,根据教师制定的教学进度,学生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开展自主学习所需要的资料进行搜集,如此能够提高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教学体系是由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组成的。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关乎着政治教学的方向,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内容则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则需要帮助他们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体系。首先是学习理念,学生要做到为自己而学,而不是为教师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是学习方式,要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要高效率地去学习,要发挥出自主学习对政治学习的帮助作用。最后是学习内容,要发挥出课堂学习主阵地的作用,除此之外,可以利用课余时问拓展政治知识的学习内容,丰富自己的政治素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体系,实现传统政治教育彻底性的转换。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是在于“能力”的引导和训练,当教师借助教学情境来调动课堂氛围时,学生已然对知识的探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那么,教师应当巧妙捕捉学生思维悸动的火花,有意识地训练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觉地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思考,加以探究,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渡,不断实现思维的再创造和能力的再提高。
例如:在“政府的职能”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多样化的生活案例中直观感悟我国政府的职能所在。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在教材内容中归纳出我国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中的职能体现,并尝试将实际案例与思维导图有机结合,明确区分四个职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有的学生会将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归纳进公共服务职能中,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自主归纳出政府职能的具体表现,并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错误认知,逐步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而强化对政府四大职能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分析和归纳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作用。引导学生完成思维的创造和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集中精力来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激活他们思维发散的动机,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高中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价值观层面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课堂。在自主课堂中,教师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帮助学生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体系,才能发挥出自主学习对高中生政治学习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