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020-12-08 13:45:45王坤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王坤

(沈阳市沈河区北一经街小学,辽宁 沈阳 110013)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将教学目标定性为增加学生知识储备量和应付考试,应该透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去全方位、多角度的执行语文教学任务,旨在全面强化孩子们的综合素养。阅读自然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渠道,将国学顺势渗入到阅读教学中,会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且还会提升孩子们的道德修养。

一、读国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一)利于品格塑造

一个人光有才华没有品德的话,那么就难以成为有用之才,也不能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这句话充分证明了德才兼备未来才能大有可为,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品德,这期间,诵读国学经典就必不可少,因为读国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之在慢慢学习的过程中去明白做人的道理,在阅读国学经典之时,孩子们会主动用先哲言行来完善自我言行,形成优良品德的同时,自身修养也会得以提升。

(二)利于知识积累

国学中囊括了大量语言文字,并且国学内容高度浓缩,将简洁明了的语句呈现给学生,学生们读起来就会有一种轻松愉悦之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脑海中融入经典语言系统之后,那么就会激发出他们本体的记忆潜能,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就会不断拓展开来,记忆力也会变得更强,转移到其他学科学习也大有帮助,可谓举一反三。

(三)利于人文素养提升

一个国家和民族若想谋求更远更高的发展,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与文化,国学经典正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圣贤思想和先哲智慧充斥其中,一部部旷世奇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学生品读咀嚼知识之时,潜移默化间,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就会提升上去,与此同时,也会相应提升小学生群体的语言表达能力,举止言谈也得体。

二、小学语文国学阅读的教学方案分析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国学阅读亦如是,要在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中高效指导孩子们进行国学诵读,这样才能满足素质教育需求和新课改目标。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对于启发学生心智、促进其发展而言,大有裨益。

(一)创建良好的国学阅读条件,引导孩子们阅读

小学生年龄尚小,做事情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极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所以说,语文教师就可以针对小学生这一自身特点去营建良好的阅读氛围,这不单单可以让孩子们长期沉浸在阅读氛围中,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们阅读印象,在不断品读期间,也是知识积累的一个过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事先做好好几分钟的准备课程,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向孩子们讲解相关古诗词作品和古语典籍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国学,之后语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相关内容播放,创设优良的小学语文国学阅读氛围,基于此,使得学生在课内全面感受国学阅读的魅力,从而使之爱上国学阅读,爱上语文这门学科[1]。

(二)多元教学,让阅读和国学相融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践阶段,语文教师需要对国学阅读和阅读教学二者融合工作重视起来,探索发现国学和阅读教学的契合点,之后不断的引领学生进行国学学习,语文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阅读国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可以真正地在不断阅读学习中深入了解国学,从而爱上国学。

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中,要向孩子们推荐优秀的国学作品,要以他们日常感兴趣的内容为主,比如说《西游记》名著,在阅读讲解期间,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西游记》中的精彩情节呈现给学生,而后和阅读教学相融,促进学生们深度理解阅读内容。设置集体讨论教学模块:假如让同学们成为西游记里的角色,你最想成为谁呢?此时课堂气氛好不热闹,大家纷纷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激烈的探讨,这样就会不断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使学生领悟国学之奥义。语文教师还可以在班内设置图书角区域,放置一些经典国学书籍,学生们也可以将平常喜爱的国学作品放在里面,和同伴一起分享,长此以往,必定会大幅度夯实孩子们的文化底蕴。

(三)结合传统节日,不断强化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国学阅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的过程。国学阅读不单是一本书,还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句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可结合传统节日来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像中秋节和端午节这种节日来临之际,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节日相关的别称和风俗习惯以及小故事等予以收集和阅读,教师还可推荐好词、好句、好书,让孩子们更为深入地去学习、去理解。将传统节日和国学作品相联系,便会进一步的推动阅读高效课堂创建进程,也能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2]。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历史星光熠熠,民族文化广为流传,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优秀的国学经典作品数不胜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大家去不断的诵读国学,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其含义和道理,不断丰富自身,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