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入分析

2020-12-08 13:45:45张霞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张霞

(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山东 潍坊 261200)

高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源地,也缘于民族音乐文化是陶冶情操、提升民族素质的聚宝盆。而传统模式下高中音乐教学普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以西式音乐理论和内容为中心的教学弱化民族音乐价值;理论有余实践不足、技巧有余文化不足等。因此,高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应当合理安排中西方音乐的课程比重;构建音乐与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立体模式;以及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音乐教学的故事性、趣味性。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我国传统文化与音乐门类有一定的联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氛围,有效促进音乐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音乐艺术形式。目前,高中学生大多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沉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不得不将所有的精力与时间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获取音乐艺术的时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需求大多局限于流行音乐或者是西方音乐,并且还有部分比较低俗的音乐影响着高中学生的思想以及价值观,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通过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在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大环境下,各种形式的音乐艺术不断融入到高中学生的生活中,在体验音乐艺术带来美的感受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一些偏见,觉得传统文化是落后的、过时的,与现代艺术形式格格不入,使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民族精神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我国的民族精神更是深刻的渗透在这些传统音乐艺术中。高中音乐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民族使命感,还可以通过这一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传统民族音乐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积累下来的精髓作品,其中包含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每一首传统音乐艺术成果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来的,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对这些文化的理解比较困难。并且现在学生大多数都比较倾向于一些流行音乐,对这些传统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融入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可以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综合一下流行元素,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进行传统文化音乐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国之瑰宝——京剧”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入流行歌曲《霍元甲》,让学生对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霍元甲》这一歌曲中,京剧唱腔的部分进行演唱和表演,促使学生提升对京剧艺术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加入到教师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在流行音乐的学习中,感受到京剧的魅力。

(二)多媒体教学形式的有效利用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习惯根据教材的内容见单一化的讲解教学,我国传统文化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化的,一味应用枯燥的讲解方式会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掌握存在较大的难度,并且还会使学生失去对传统音乐学习的兴趣。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融入,并且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与创新。多媒体是当下时代普遍使用的一个教学工具,教师要发挥这一教学工具的作用,运用图片、视频的方式将抽象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的有趣、生动。比如在讲解“京剧的行当”这一课时时,如果教师单纯的按照教科书中的内容运用文字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那么学生会很难理解,并且会感受到课堂十分乏味,导致教学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视频与音乐包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首先通过视频短片对京剧行当中“生旦净丑”这四大行当进行讲解,然后可以向学生展示《红娘》的演唱片段,让学生来识别,剧中的人物是生旦还是花旦。通过这种直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

结束语

利用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将音乐中所蕴藏的审美价值以及爱国情怀在无形之中传递给学生,这是传统教学形式无法做到的。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这一优势,运用各种方式,将传统文化完美融入进音乐教学中,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更加的有趣生动,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