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清波
(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中心幼儿园,江苏 东台 224200)
在科教兴国战略下,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都受到了较大重视,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类型,近几年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结合素质教育要求来优化课程,成为幼儿园所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活动课程作为幼儿的主体教学类型,也应该予以优化。一般情况下,民间游戏都是指大众之中流行的游戏形式,是儿童、青少年在生活中经常进行的游戏形式,具有鲜明的游戏功能。若是从更深层次进行分析,不同区域的民间游戏也会呈现出差异化特点,具有出传统性、娱乐性、规则性等多项特征。通过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相互融合,一方面可以较好促进幼儿身心发育,大部分民间游戏都属于群体性的,为幼儿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参与机会,在游戏中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而心理也会在愉悦氛围下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缓解幼儿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幼儿智力,民间游戏中往往与生活联系紧密,包含了一定的生活知识,或是涉及民谣、儿歌等,在游戏期间,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生活知识,开阔视野,为了获得胜利,幼儿也会主动思考,对于幼儿教育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民间游戏的融入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育与智力提升,突破传统幼儿园教学所带来的诸多束缚,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根据幼儿园教学特征,民间游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融入: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身心都处于发育阶段,缺乏较好的自控能力、学习能力,在集体活动中缺少集中力。民间游戏的应用,能够较好地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再加上民间游戏活动形式多样,为幼儿活动创造了良好空间。比如丢手绢、老鹰捉小鸡、一二三木头人等,都是群体性较强的游戏,对于提高课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基于课程教学现状,结合具体内容,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游戏,在讲授《拔萝卜》的有关课程时,幼儿教师就可以组织进行“瞎子摸鱼”的游戏,配合着故事情节,合理切割时间,让幼儿通过游戏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提高课上知识讲解的灵活性。
幼儿园教育内容广泛,包括幼儿身体、心理、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再加上幼儿本身的服从性较差,难以在课上集中注意力听取教师讲授知识。民间游戏的融入能够较好地改变这一情况,以往课上说教形式有所改变,幼儿可以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来获得更多知识体验,使幼儿园教学更为高效。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结合本区域范围内的一些水乡特产,让幼儿认识水生动物,如溱湖簖蟹、溱湖青虾、溱湖甲鱼、溱湖银鱼、溱湖四喜、溱湖螺贝、溱湖水禽、溱湖水蔬,“青蒲簖蟹”、淡水青虾、甲鱼、黄鳝、珍珠、淡水鱼、溱东菱角、高桥老鹅、鸭和松花蛋、灰咸蛋等,幼儿教师可以将这些动物做成卡片,用积木简单搭建一个小池塘,卡片则充当小动物,让幼儿摸鱼,摸出哪一种动物,可以先让幼儿介绍,而后由教师补充,借助这种游戏形式,为幼儿创设一个艰巨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的课堂,对于回答上问题的幼儿,教师可以予以表扬、激励,借此让更多幼儿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并愿意在课下开阔视野,为课上学习做准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幼儿园管理工作本身难度较大,若是在实际教学中,按照单一活动形式展开各项教学活动,则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长此下去会产生明显的游戏疲劳,无法较好的带动学习兴趣。为此,可以将民间游戏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让幼儿能够在丰富游戏类型的刺激下,自觉参与到幼儿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使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完成,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幼儿园就可以在园内营造浓郁的端午节氛围,将一些风俗习惯融入幼儿园教学中,如包粽子,幼儿可在幼儿园教师的带领下包粽子,加深幼儿对端午节的认知,同时组织幼儿进行赛龙舟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思考,应该如何进行龙舟与场地建设呢?实现传统端午节的有关文化,能够在教学中加以突出、体现,提高幼儿园办学水平,幼儿自身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文化底蕴等也会有所提升,与当下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时代背景下,民间游戏逐渐进入幼儿园课堂,在形式、思想、内容上,都有所融合。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在今后还可以通过提升幼儿园课程趣味性、丰富五大领域活动课程内容、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等方式,将其与五大领域活动课程相互结合,使幼儿园课程更加富有意义,与幼儿思维、身心发育相适应,为其健康成长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