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探讨

2020-12-08 13:45:45陈俊卓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陈俊卓

(济南市莱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济南 250000)

一、中职音乐欣赏课改革的意义

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电子产品以及互联网开始大量占用学生时间,学生过分追求虚拟世界中世界,受到网络上的血腥、暴力、色情等内容影响,如果缺乏有效引导可能出现情感压抑和人性扭曲等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在中职音乐欣赏课改革深化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音乐欣赏课,为学生创设洗涤身心、净化心灵的环境,在音乐的世界中放松身心,丰富内涵,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大力实行音乐教育,引导学生丰富自身乐理知识储备,切身去感受音乐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思想,强化音乐感悟力,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大力实行音乐教育,令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便于引导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提升。学生接受教育,本质上是需要教师去引导和支持,促使学生可以内化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认知水平,并且在学习中养成持久、良好的学习习惯。音乐教育需要学生仔细聆听,并用心感受,在聆听音乐时脑海中会浮现出不同的画面。不同的个体听到同样的音乐,脑海中呈现的画面也是不尽相同的。故此,积极推动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改革,通过长期训练和教育便于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发展。

二、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营造开放、舒适的音乐学习氛围

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乐理知识学习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需要音乐教师契合实际情况营造开放、舒适的音乐学习氛围,便于更加深入的学习知识和感受思想。主要是由于人的大脑处于紧张状态时,对外界信息吸收度不强,而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时,学习力和创造力则是巨大的。而学习氛围和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创设轻松、和谐、舒适的开放式课堂环境,可以在课堂开始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发现的趣味音乐片段,也可以是歌舞剧,在合理组织下对热点音乐内容进行专业分析。对于一些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户外学习,聆听音乐会,基于此类种种方式,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二)推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当前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飞快发展,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有助于整合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应用推动教学方式多样化,赋予课堂教学别样的生机、活力。如,多媒体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教学方式,将经典音乐作品通过多媒体在课堂播放,并通过小视频形式来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也可以在教学前期准备阶段,设计多种小游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保持高度参与热情。通过此种方式,在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同时,切实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三)丰富音乐欣赏课的色彩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为了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有生机、活力,应打破以往局限于乐理知识讲解的教学形式,可以发挥课堂优势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人文素养。利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讲解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故事,生平经历以及创作的经理,引导学生加深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感知。同时,适当拓宽课堂教学空间,加入课外音乐鉴赏内容,打破课堂教材限制,基于多媒体来播放优质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去品鉴和感受,丰富乐理知识储备。

(四)注重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去欣赏和感知音乐思想,需要教师从海量的资源中筛选同类题材、不同人文主题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需要有机组合。如,介绍欧美音乐、日本音乐和非洲音乐特色,欣赏达姆、贝加尔湖畔以及尼罗河畔的歌声等。在教学设计中,多方考量构成与搭配,促使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巧妙结合,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舒适、平等的氛围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懂得欣赏,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促使学生音乐技能水平提升。另外,教学设计要注重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考虑到中职学生的乐理基础薄弱,设计合理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切身体验中丰富内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加深音乐欣赏课教学要求,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创设,并引进先进技术和手段来巧妙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乐理知识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对于未来发展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