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2020-12-08 13:45:45侯琳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侯琳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泗望小学,山东 泰安 271400)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现状

(一)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的管理上,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学生的安全、提升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这就导致一旦学生遇到困难,班主任无法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也会减弱。

(二)班主任对于德育工作缺乏重视

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上,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同样重要,由此,就会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造成严重影响。此外,有少部分班主任虽然开展了德育教育,但是形式较为单一,且内容枯燥乏味,无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后进生对班级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在小学班集体中,会存在一小部分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较差,且在校内的表现也存在一定问题,在面对班主任的思想教育时不为所动,对其他学生也造成了一定困扰。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激励策略的实施途径

(一)借助多媒体开展德育教育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应该积极摒弃传统落后的旧思想,应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选择使用多媒体设备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以及综合素养。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知识,教会学生队旗、队徽以及红领巾的真正意义,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于少先队旗就会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而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少先队员的重要标志,代表了革命先烈舍身往死,积极投身革命的热情。

(二)建立健全班级考评制度

为了综合考评学生的各项表现,班主任需要积极建立并完善考评制度,其中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班级卫生情况、学生书面考核成绩以及学生是否存在违规违纪现象,除此之外,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行为表现也应该纳入考核中,确保考核结果的科学性以及全面性。针对综合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以及后进生中进步较大的学生,班主任应该进行鼓励并给予物质奖励。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综合学习素养有了一定提升。

(三)定期安排学生到养老院以及福利院进行慰问服务

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德育水平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班主任需要定期带领学生到养老院以及福利院进行慰问,将自己看过的书籍以及玩具捐赠给孤儿院的孩子。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在福利院内组织相关活动,让学生能够与福利院的儿童一起做游戏、一起讲故事。在到养老院进行慰问时,班主任需要组织学生给老人表演,并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扫地或者擦桌子等。通过此种形式,学生的心中就会播下爱的种子,德育水平也会获得有效提升。

(四)宽容教导

班级后进生能否转变学习态度,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能否给予正确的引导。针对这些后进生,如果班主任能够给予宽容的教导,便能够有效转化后进生,提升其个体素养以及领悟能力。当后进生在学习上以及生活上出现错误时,班主任需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同时针对不同性格的后进生,班主任需要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实现因材施教,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共同改正,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在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引导学生发展个人特长以及爱好,积极参与文体相关的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

(五)充分利用环境激励方法

学生所处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判断,由此,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班主任还需要利用环境对学生进行激励。小学生年龄较小,仍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干预,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要使用公平公正的激励方法

班主任在实施激励策略时,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制定不同的策略。但是在进行奖励以及惩罚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如果稍有偏差,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针对学习成绩同等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予同等的奖励,针对犯错的学生,班主任也应该一视同仁。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做好引路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建立健全班级考评制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