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龙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带来了即时交流沟通、数字化信息服务,也为各类新闻事件的发布提供了更便捷、快速的传播途径。各种应用鱼龙混杂,从传播实时新闻到分享生活观点再到短视频浏览,自媒体带来的五花八门的信息看点,传播泛滥的同时这其中也包含着质量良莠不齐的思想观点。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对于自媒体的参与度占比很大,由于信息真伪难辨,很容易对其思想政治产生不利影响。而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完全与自媒体时代契合,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当代大学生处于世界格局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期,现今的教育环境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不能与传统教育相提并论,教育模式也不再适用。自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轻而易举地映入学生眼前,不断冲击影响着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理论传授,而变成了多渠道、全方面地信息传递影响。一方面,自媒体时代带给学生更广阔的天地去认识世界,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认识的多样化、全面化[1]。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质量差别巨大,有传播正能量的社会榜样,也有恶意诽谤他人的虚假信息,学生在了解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很难保证思想发展不受影响。除此之外,教师在思想教育方面的权威性也受到了削弱,学生不再信服教师,而对网络信息更关注。
自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活动的重要部分,那么高校可以想办法利用这一途径进行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借助自媒体平台传播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将思想教育活动从单一的线下转为线上线下一体化、多样化形式。比如,除了过去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可以在网络平台汇集优质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线上学习,甚至可以与各大高校联合举办自媒体活动。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言,不仅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进行宣讲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比赛,还有其他有关“中国梦”、“五四精神”其他思想教育也可以开展微视频竞赛、网络征文等形式号召学生进行主流思想的深入学习。不止于此,还有其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军政训练和科技文明等都可以通过与自媒体结合进行教育工作,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自媒体信息爆炸,质量没有保证的问题,高校应该加强重视,采取措施与自媒体的虚假信息抗衡,构建健康向上的自媒体环境。首先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思政教师的能力评定不能再从简单的理论储备和教学能力入手,还要对教师自媒体信息技术有所要求。要发挥教师引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中传授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且灵活运用自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指引学生甄别网络信息的好坏、政治思想的定位。与此同时,也应该在高校内部建立起大学生自媒体阵地,创设学校平台的微博、公众号等,有意识有计划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及网络文明意识进行引导,也可以将平台的运营责任交予学生,进一步了解学生在思想政治水平上的认识,鼓励学生多多参与,便于有针对性地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成需要准确合理的理论支撑,高校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活动,同时在不断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要肯定自媒体的正面作用,借助自媒体时代带来的便利进行创新,而不能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完全否认自媒体的积极影响。教师应该集思广益,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化,借助自媒体教育弥补传统教育的枯燥、低效,在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两方面进行创新变革,探索新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能盲目进行知识灌输,而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把握学生在思想方面的主要问题,有所针对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总结学生的兴趣所在,避免老旧思想产生消极作用。
综上所述,自媒体时代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传统教育改革的机遇。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传播,自媒体的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不容小觑,高校一方面要针对自媒体平台提供的便利条件进行更加高效、快速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抗衡网络虚假信息,避免学生的价值取向偏差。自媒体时代的发展有利有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需要在不断尝试探索中找到最佳方式,这一过程还需要从理念到队伍再到内容的反复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