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萍 叶静 林思勤 陈嘉元
(福建经济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3)
长久以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老年人的教育问题。中央提出了建立“终身型学习社会”的要求,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历史发展重任。我国政府再一次强调了“让人们学有所教”的重要任务,提出学习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由此可见,当前我国政府已经将终身教育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并从多个方面给予重视并从多个方面给予重视。其中老年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提升现代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老年人口占据了较高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2];同时很多老年人的终身教育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社区的视角,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对老年人接受终身教育的需求情况以及感兴趣的终身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探索社区老年人终身教育的发展策略,对提升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社区老年人终身教育内容与老年人终身教育的需求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根据对当前老年人教育内容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0.5%的老年人反映当前社区开展的终身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讲座方面,例如保健、法律知识的讲座;其中有45.6%的老年人反映当前社区终身教育内容主要是娱乐团队活动以及一些老年健身活动;有75%的老年人反映当前的社区教育内容满足不了需求,希望进一步扩充内容形式。由此可见,社区老年人的终身学习内容只是为了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即学习娱乐和保健知识,而针对高层次需求的活动却很少。
根据访谈得知,一些老年人指出当前社区所进行的讲座内容都是不定期召开的,学习的知识难以形成体系;在参加目的上,很多老年人是为了打发时间或增强交际,或者是满足自身健康娱乐需求,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来提高生活质量或实现自我价值,而这一点目前是十分缺乏的。另外,进行社区老年人教育内容需求形式多样调查。老年人认为,需要新设的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包括保健(老年保健、医疗保健)、绘画、舞蹈班、网络知识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等。
对老年人终身教育参与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75.6%的老年人反映如果有继续教育内容,表示愿意参加,只有24.4%的老年人表示不会参加。进一步对不会参加老年人教育的老年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表明他们不想参加的原因主要一是因为身体状况不允许,二是时间不够,三是终身教育内容没有吸引力,影响体验效果,他们提出要丰富终身教育内容,例如一些的潜在需求表现为兴趣和特长方面,保健、厨艺、专业技能等更能受到青睐。
一是供需矛盾突出。目前,社区老年终身教育供给严重不足,未来供需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在走访社区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办公场所的限制,很多社区不具备开展老年人终身教育活动的资格。在农村一些社区中老年教育培训就更为稀缺。
二是一些老年人终身教育意识有待提高。调查过程中,尽管有较高比例的老年人表示如果有继续教育培训,大多数老年人表示会参与。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老年人的终身教育意识还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有65.4%的老年人表示自己对老年终身教育内容并不了解,也没有参与的欲望,农村社区老年人普遍缺乏终身教育意识。
三是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社区老年终身教育课程设置以讲座为主,缺乏深入系统的知识传授。系统的培训课程很难照顾到每一位老人的学习进度,小班化的终身教育和系统化的终身教育需要改进。在社区举办老年终身教育时,由于社区工作人员有限,往往缺少社会工作者,因此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往往难以兼顾老年人的个性化和精神需求。
根据需求理论,老年人终身教育需求呈现多层次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服务于基本生理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教育方面;其次则是更为丰富的精神类文化生活,基于老年人需求性的差异,应该开展多层次性的老年人教育内容,对老年人进行不同形式的教育,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3]。社区作为老年人集聚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对老年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可以以社区文化为载体,发挥文化教育以促进知识传播、娱乐功能,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崇尚科学、社会和谐等文化教育主题,形成社会主义正能量教育与传播。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最集中的地方,从规模上看,老年教育应向社区倾斜,这是一种小规模、多层次的模式[4]。另外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教育层次,成立社区学院,老年人和年轻人一起参与,增强学习和交流机会;另外对于一些有特殊、专业或更高层次需求的老年人,也可以直接进入正规的老年大学或其他层次的学校机构学习。这样既可以避免建设老年特殊教育学校的浪费,也可以让老年人更好地与年轻人交流,通过晋级式老年人终身教育体系以丰富教育内容。
传统的教育手段要求所有来上课的人都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上课,这必然会使一些老年人无法参与教育。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现代教育的措施作为辅助教育手段。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相互结合,丰富了现代教育手段,可以为促进老年人终身教育而服务。如今,电视广播已普及到千家万户,建立专门的老年教育项目或频道,老年教育可以迅速普及到全国,成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教育手段。当然,我国针对老年人的电视节目很少,作为一种有效的老年教育手段,未来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内容。
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兴教育手段,资源共享是其一大特点。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有便利化、自由性和灵活性等重要特点,可以拓展老年人终身教育手段、目前,一些条件较好的生活区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和APP,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老年教育活动[5]。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社区通过发展老年人自主学习团体,鼓励老年人通过开展各类艺术、休闲、生活养老类课程活动,以丰富老年人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改变了一些老年人的学习理念,实现了老年人学习方法的创新。例如,一些社区组织开办老年人读书会、小剧场、经验分享、智慧分享、实践教学会等活动。同时他们还针对老年人教育专题开展了网络教学、QQ 聊天群、微信课程等自主化学习,老年人通过相互交流进行知识交流。一些老年人还通过“收徒弟”、“作老师”等形式,鼓励和帮助青年人成长。很多老年人反映该类活动非常有意思,也很有价值。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这种学习活动中。
老年教育课程计划的制定要紧密结合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由于老年教育目标的多样性,老年教育的内容也应多样化。目前社区所开展的老年教育课程主要集中在休闲教育和健康教育等两个方面,例如一些高档小区通过开展老年医学,书画大赛,诗歌朗诵等活动,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老年人反映该种教育内容依然比较单一,应该结合老年人的时代生活发展进行教育内容的丰富。
在当前信息快速发展与爆炸的时代,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老年人也要适应新时期的信息变化特征[6]。如大多数老年人反映在退休之后难以适应当前的生活节奏,出现心理障碍,因此老年人终身教育课程内容可以从心理教育这方面出发培育老年人健康生活适应感。同时开展旅游、佛学文化、文艺能力培养、“老帮新”公益培训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空间。例如在具有一些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中,老年人终身教育培训融合了社区特色课程,通过对当地特色文化、产业文化、自然景观等多元文化的传输,老年人参与到社区特色教育活动中去积极传播地方文化资源,激发了大量的老年人参与热情。
另外,有47%的受访老人仍肩负着教育未成年人的重任。如果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关于儿童教育发展的知识也应该成为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目的,增加老年人再就业职业培训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调查显示,一些老年人希望退休以后可以通过打零工等方式再次实现就业,在新世纪“打零工是老年人追求梦想的一种重要工作形式”,因此,随着退休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应该增强老年人再就业职业培训内容,随着老年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未来老年人退休后在就要将成为一种趋势,老年人职业培训课程的地位也将提高。
综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社区老年人教育在未来必将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增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建立学习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社区老年人教育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老年人教育必将成为促进老人教育学习的重要一环,丰富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