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

2020-12-08 13:45:45赵海军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赵海军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梓恒健身俱乐部,河北 保定 071100)

一、中国武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困境

从中国武术文化存在的客观外在条件以及目前的中国文化来看,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西方文化的理念与中国武术文化的碰撞愈发明显、城市化的进程促使中国武术文化外在生态环境变迁、群众对中国武术文化当代价值意义的认识尚有偏差;从中国武术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比较而言,符合时代需要才能不被抛弃,武术研究梳理工作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挖掘研究与整体规划、在赋予民族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的大背景下中国武术文化缺乏现代化转型、有关于中国武术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乏分析与阐释、缺乏对中国武术文化的通俗化阐释;立足于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来看,其创新能力以及对武术文化的活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对武术遗产的传承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为了更好传承有必要加强对中国武术非遗申报的审核;从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弘扬机制而言,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高,目前中国武术文化保障法规尚不健全、保护机制尚不完善、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薄弱;从中国武术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手段方式来看,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缺乏社会参与度、缺乏规范利用网络进行中国武术文化传播、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缺乏各个社会群体参与。

二、武术的传承形式的调查分析

任何事物要发展,必须能够繁衍。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保存至今,其自身的传播过程就是一笔财富,弄清武术的传承的历史条件和特征将对当今武术走出困境并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民间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

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是武术的最根本、最原始的传承方式。师徒传承有着严格的授徒、授艺和武德教育的过程,甚至在拜师前徒弟都要接收师傅的德育考验,授徒规模有大有小,业余学练为主(在农村一般农闲时候进行),义务教学不收费,我国近代武术家孙禄堂、杜心武、王子斌等入门时都接收师父传授武艺,武术宗派是师徒传承的产物。家庭传承的延伸称之为武术世家,也是武术传承的原始方式之一,代代相传,传承者都是经过父辈终身的调教。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和民间采访发现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形式包含了3 个特点:1.业余时间进行,在农村主要是在生产劳动之余;2.严格的武德教育,主要包括“忠”、“义”、“礼”、“信”;3.义务教授武艺,不存在或者很少有实质意义上的物质交换;4.无政府因素。目前这种传授方式只占武术界的极小部分,主要是民间传统武术部分。

(二)近代武馆传承

以近代的广东省为例,当时的广东佛山武馆林立,馆员爆满,表明武术产业化盛极一时,为武术的发扬和传承作出了很大贡献。文献所述:蔡李佛创始人张炎1851年在佛山创办鸿胜馆,传下弟子先后到广州、香港设馆,首徒陈盛继任时馆员逾万。这种昌盛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决定的。武馆授徒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从18世纪后期到19 世纪前期的武馆实现了武术的产业化,同时也传承着传统武术文化。

(三)现代武馆和武校传承

现代武馆和武校的发展,成为了竞技武术大跃进,培养了一批的武术人才,也不乏国际大赛的武术冠军。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武校教育成了市场经济的牺牲品,没有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某武馆教练如是陈述: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在真正的传统武术教师队伍严重匮乏,劣质、低级、假冒的武术大师充斥市场,误人子弟。传统武术爱好者屡屡上当,对传统武术也是屡屡失望;另一个,是现代人变懒了,怕苦怕累。练习中国传统武术,要做蹲马步、压腿等基本训练,而这又是相当苦的,很多兴致勃勃到武馆学习的学员交了学费,练了一段时间受不了跑去上网,结果也没练好。“有志学武的人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总之,过度的产业开发是现代武馆和武校败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高校教育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武术专业也是传承途径之一,从1990 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体育的二级学科,武术专业仍然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核心,2008 年全国共有38 所高校被批准招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总招生规模为3000 多人,人数不多,但是影响非常大,毕业生大多进入学校,担任了武术的推广者的角色。因此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但是高等教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1.招生口径窄,招生对象主要是获得竞技武术级别的运动员;2.师资力量单调,主要是有竞技武术级别的老师;3.专业方向发展不均衡,传统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设条件欠佳。因此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对民族武术的传承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一)师徒传承是武术传承的最基本形式,当前民间武术还是以师徒传承为主,这种方式最可靠,但是不利于现代产业化。

(二)近代武馆传承有其时代的优越性,搏击的核心地位明显,名家辈出,可以作为当代武术发展的参考。

(三)现代武馆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商业化的过度开发,让武术的发展背离了自身规律,已经给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应该严格规范之。

四、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情不断发生变化,在党和国家领导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号召下,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复兴更是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基于这一历史背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提出中国武术文化传承和发展在这个特殊时期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以期中国武术文化更好的发展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