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山水画的知行观

2020-12-08 16:07桂兆海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李可染山水画传统

◎桂兆海

中国没有西方式的知识论,有独特的知行观。讲求“实事求是”,《汉书》:“实事求是,修学好古。”“知识、真理”等词都是来源于佛教。

一、中国哲学知行观发展概述

中国的“知”,包含“价值的知”和“事实的知”。中国的“知”以价值为依归。中国人总是要问“知”有什么用,才会去“行”,中国人重“行”。

先秦时期,诸子对重“行”都进行过阐述。荀子:“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老子:“绝学无忧,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孔子:“诗三百……虽多,亦奚以为?”并要求所学要“授之以政”,要学以致用。

三者在务实重行上没有分歧。墨子:“言必行,行必果。赖其力而生。”认为行是人的本质特征。庄子的“庖丁解牛”也是主张“行”,主张“技进乎道”。

汉代以后,重“行”传统也没有大的改变。扬雄:“多闻而识正道。”刘向:“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足践不如手辨。”王充更是把“行”放到首位:“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隋唐以后,中国化佛教——禅宗,与印度佛教的区别就是重“行”与重“知”的区别。在禅宗眼中,生活实践就是宗教实践,禅宗不主张坐禅。印度佛教主张“观止”,观:读经;止;打坐。禅宗两者都不提倡。

所以,先秦时期到隋唐,重“行”在中国一直是主流传统。

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就进入到知行关系的研讨。程颐的观点是“先知后行”。朱熹觉得有点问题,但不好反驳老师,于是提出“知轻行重”。

到了王阳明那里,他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王阳明强调做事,人在事上磨,讲理既在心中又在事中,处理得比较好。王派后学就偏颇了,重知不重行,结果把儒生变成无用之儒生(临危一死报君恩)。

随着明朝的结束,王夫之痛定思痛,最后提出“行先知后”,并一直影响至今。

二、中国山水画的重行传统

李可染先生曾说:“学艺有两点:一是正确的道路;二是天大的苦功。”两句话看上去平常,实则知行合一。中国山水画家受中国哲学影响,很早就知道,“知”固然重要,但实践不够深入,“知”也只会停留在浅显层面。随着实践的逐步深入,会发现前人已经做到了什么程度,自己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画画是系统工程,各种理论都是别人实践之后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自己的实践。但是行到深处知到深处。有了自己的系统性的东西之后,又可以检验前人认识的高低。

(一)中国山水画写生实践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

写生是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营造与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手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山水画提倡实践出真知的优良传统。

不过,传统山水画写生与现当代山水画写生还是有区别的。

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传统山水画写生局限于工具条件的约束,虽然提倡“行万里路”,但是不可能在野外对客观对象进行长时间深入写生刻画,只能目识心记。正如宗炳所说:“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神,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像布色,构兹云岭……身索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这样一来,不得不弱化客观对象的形体,与擅长意象的老庄思想结合起来。宗炳所说的“澄怀味象”,就是对老子“涤除玄鉴”、庄子“心斋”、“坐忘”等思想在山水画理论中的应用与发挥。

从此,中国山水画家以虚静空明的心境,亲身游历自然山水,对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进行深刻的体悟与观照。所以古代山水画家创作山水画,主要目的在于自身陶冶性情的价值,追求物我统一,不求形似,形成了既来源于自然又有意超越自然的超越意识。

(二)五代两宋时期重视生活实践的写生传统

五代时期,中国山水画家开始高度重视深入生活,师法造化。五代后梁的荆浩隐居于太行山洪谷“耕而食之”,潜心深入研究大自然,面对“翔鳞乘空、欲附云汉”的参天古松,他“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不厌其烦。

荆浩写生主张“度万物而取其真”,认为绘画本质和目标就是“图真”,这里的“真”是指形神兼备,是对客观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把握对象内在精神。这就比宗炳时代更强调贴近生活,深入研究客观对象。荆浩的“图真论”指出,要通过深入生活,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从而传达出自然的本体和生命形态,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这一切都基于亲临实地的长时间写生实践。

范宽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很好地继承了荆浩的写生传统。为了便于观察自然,深入生活,他长期生活于陕西华山、终南山等处,朝夕揣摩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微妙变化,对景造意,最终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一座高峰。

荆浩、范宽告诉我们,要想把握造化的内在精神,必须坚持写生要达到一定的量,通过贴近生活的艰辛的写生实践才能达到。

(三)脱离生活实践的明清山水画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泛滥,山水画画家只注重笔墨和文人情感的表现,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忽视对客观物象具体的写实描绘,这就断掉了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的渠道。

清代,几乎没有人真正去师造化,不再对客观对象进行真实再现,只是偏重挖掘笔墨形式自身的内涵。这种对自然的偏离,严重脱离生活实践,也就无法对真正的自我生命意识进行观照,并最终带来了中国山水画的封闭与守旧。

(四)近代山水画家的写生实践

宋明理学王阳明、王夫之等人知行思想影响直至近代。注重“行先知后”,“鞭辟近里”,“人须在事上磨”,体现到当前,就是注重实践,苦行苦学,实践出真知。这从理论上指导了近代山水画的生活写生实践。

近百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山水画也经历一系列的变革。艺术家们纷纷从西方艺术中寻求启示,并上接五代两宋时期荆浩范宽写生传统,改变了明清以来形成的传统绘画观念。

明清时期,由于忽视写生实践,中国画的创新都是在笔墨法度本身中求创新。现代的山水画变革借助西方写实造型艺术观念,来纠正清以来闭门造车的弊病。徐悲鸿提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改变了传统绘画观念的走向,写实性绘画成为20世纪画坛的主流形式。

李可染、石鲁、傅抱石都分别进行大规模写生实践,重拾中国山水画五代两宋时期写生传统,从不同的途径进行探索,各自创造出了独特的笔墨语言程式(“可染皴”、“拖泥带水皴”、“抱石皴”等),一扫清以来山水画发展僵化的局面。

三、新时期中国山水画的知行观

李可染先生提倡“苦学派”,以生活为第一位,外师造化。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在正确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正确的道路上苦学苦干,在重视感受的基础上表现这个伟大的时代。

绘画是创造性的劳动。一点一滴的成绩都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中国山水画强调的这种实干精神,与中国哲学精神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吻合。只有认真研究了事物(行),有了收获(知),才有发言权。师造化、得造化的过程,就是认识自然、获取真知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

李可染先生在《李可染山水画讲义》中说过(下面括弧内容为笔者所加):

(一)正确的道路

在今天还是走现实主义的道路。(现实主义道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实践出真知。)中国传统的形神 兼备的道路。(形神兼备就是以形生神,不搞脱离实际的抽象。)真、善、美的道路。(不搞假、丑、恶。)

(二)正确的方法

科学的治学方法,沿着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前进。(尊师重道,懂得辩证思维,懂得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道理,顺应规律做事。)(三)坚强的毅力。不怕挫折,不怕人批评,大方向认识清楚了,再难也要走。(沿着正确的道路,艰辛实践,天道酬勤,天行健。)

四、结语

艺术的背后是哲学。理解了中国哲学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就会有一个明晰的山水画创作理念。笔者认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山水画,为将来的山水画开辟新的道路,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艺术要发展,技术要发展,发展意味着变化,生生不息之谓“易”,懂得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继承中国山水画。2.只有到生活中苦学,把实践放在第一位,注重感受,以学为进,才能真正把继承与发扬落到实处。3.技法的大力发展。佛无相,法无常。新的时代、新的感受、新的实践成就新的技法。4.意境的发展。找到新的感受,挖掘新的意境,秉持“艺术为人民”的宗旨,紧跟时代,开创时代,引领时代。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与前辈们大不相同。比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交通不便,西部高原题材极少被山水画家涉猎。而如今,西部高原交通发达,这就为我们题材上的创新提供了有力保证。艺术家只要用自己的真诚的生命意识与大自然进行沟通、交流,苦苦探索,就一定能开发出一整套既不脱离传统,又能充分表现祖国河山的一整套的山水画表现技法,在中国山水画的高原上崛起新的高峰。

猜你喜欢
李可染山水画传统
河山有君
——李可染画院院展
河山有君
——李可染艺术精品展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等不及的收徒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等不及的收徒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程灿山水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