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一个从前范式科学到常规科学再到革命科学最后行成新常规科学的过程,而表征每一阶段的核心就是范式。从库恩自己所发表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我们可以找到有关范式的定义:“范式是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的共同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也就是说范式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者模式,科学家们都是在范式的指引下进行科学活动。
库恩将科学家团体在范式的指导下不断累积扩充知识的过程命名为常规科学。在常规科学阶段主要的研究活动有两种,分别是理论研究部分和搜集事实部分,在这个阶段里,科学家通过不停的“解谜”,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获得新的知识。
当新的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量变引发质变,就会对原来的、旧的范式产生新的突破。这就进入到了科学革命阶段。科学革命通常由危机引发。“危机”来自于原有的范式在科学知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发现存在着错误。随着错误被发现,科学家们不能在原有范式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科学活动。为了确保科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科学还能向前发展,就需要一个新的范式。新范式的产生不需要经历一个不同理论相互竞争、验证是否与事实相符的过程。
科学共同体是不同理论相互竞争时的仲裁者,在“危机”来临之时,各种候选可能成为新范式的理论和假说最终都要通过科学共同体的裁定,留下胜利者成为新的范式。库恩将科学共同体看作是一个学派。他们由“探索目标大体相同的某一领域的科学工作者”构成,是通过长时间的共同工作进行充分交流的,在专业方面比较容易行成一致看法的,并能通过范式变革使所解决问题的数量和精确性达到最高的最有效的工具。
在库恩的范式概念中,范式具有公约性和典范性,但范式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或者模式。但是库恩的观点也有他的局限性,针对新旧范式的关系问题他提出了“新旧范式不可通约”的观点。这其实是对科学发展过程的粗暴割裂,以天文学的发展为例,从“地心说”“日心说”再到“现代宇宙论”,每一个理论的发展都是对前人理论的批判继承,没有之前大量的科学积累,后续的科学研究也根本不可能展开。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古代是按照什么样的范式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或许可以从中发现这些理论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一直有林木崇拜思想。在原始自然宗教盛行时期,由于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储备,人们将一切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归结为是神明行为的结果。树木以其高大挺拔,枝叶繁茂;耐旱耐寒,长寿不枯的特点尤其被古人所崇拜。林木崇拜体现在众多的考古活动中,植物图腾的出现,原始人类崇拜这些植物,他们认为生长在土地中的植物是鬼神的寄托之所,所以在最早的巫术中人们使用木棍和著草来占卜吉凶。
同时人类自诞生起就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尤其是人与森林的关系更是十分的密切。钻木取火使人类摆脱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熟食在关闭原始人类体内的兽性开关的同时开启了人性之门。原始社会从采集时代过渡到农耕时代也离不开对林木资源的利用,《周易,系辞下第八》有记载:“包牺氏设,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其中“耜”和“耒”就是类似锹和锄头的农具,农具的出现提高了人类种植作物的效率。此后木制交通工具,木制桥梁的,木制建筑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安全和便利。森林还具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民生效益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经济效益。
但中国古代在利用森林的时候,是一种利用和回馈的双向关系。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始终坚持“四时教令”,坚持山林“以时禁发”,“以时种植”的适度开采原则。这种双向回馈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政策上,也提现在我国古代的各个学派的思想上,如《管子》中记载:“举春祭……毋伐木,毋夭英,毋拊杆,所以息百长也。”提醒人们要顺应天时合乎地利,森林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我们也要回馈给大自然休养生息的时间。
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植树造林的政策。最开始人们建造边境防护林起到划分国土疆域和边防守卫的双重功效,后来逐步发展到行道树、纪念林、墓地植树等,再后来兴起的中国园林,在实用之外更添艺术气息。
由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和封建主义对科学的压制,我国古代一直没能行成较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那么中国古代林业科学是否存在“范式”?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中国古代对于林木的认识有一个知识累积的过程。在人类诞生伊始人类对自然怀着一种畏惧之心,人类顺应自然是一种悲观的顺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可以利用自然,利用森林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我国古代早就认识到了可以通过砍伐树木来治理水患,在《禹贡锥指》有记载称:“随山刊木,有五利焉”其中第五利是说“材木委积,可以供治水也。此时人们只知道砍伐树木以治水,长期的砍伐树木使得黄河泥沙淤积日益严重,河水很难被开发利用,母亲河反而成为“祸河”。这就是在原有范式的指导下出现了现实的“危机”,原有的范式与实际情况不符,不能再指导人类的活动,人类就需要一个新的范式来指导。基于水土流失严重水患不止的现实,人们逐步认识到了森林涵养水源的重要性。比较明显的是春秋时期的管子在提议兴修水利工程时提出“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的方案。可见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开采和利用,原有的范式就得到了补充。
其次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其实人们有意无意的一直都在遵守,仲春之月毋“焚山林”,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孟夏之月“毋伐大树”,季夏之月“毋有斩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万物生长的春、夏两季,人们都不会去砍伐树木破坏森林,直到季秋之月,草枯黄,树叶落,才开使砍伐木柴烧炭。这种顺应自然规律的行为范式,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平和的状态。
最后,在种植树木上,中国古人也有自己的行为范式。中国古代一直有立社于林的传统,“社”是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多建立在树林之中。关于立社的地点,《伦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也就是说不同朝代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神社周围的树木也就跟着改变成为能够适应当地土质生长的木头,而没有非要教条的规定是那种木头。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来虽然中国古代尚未具备完整详实的科学理论体系,但是人类的行为活动的确受到了范式的影响,在范式的调和下缓冲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对于我们当代来说,我们可以从时间的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借鉴他们的思想。在横向上,不仅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人与人之间也要保持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是凭借一人之力能够完成的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齐心协力。从纵向上来看,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不能光顾自己时代的发展,要学习古人保护森林资源的传统,为后代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