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文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农民画又被称“现代民间绘画”,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在中国农村出现的独特的艺术品类。半个多世纪以来,大方农民画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成为在全国享有盛誉的文化品牌之一,大方先后于1988 年和2008 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农民画在全国农村不断兴起,成为农村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现象,大方农民画也是诞生于这一时期。农民画作者都是地道的当地农民,他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有限的绘画材料和简单的绘画技法表现出来。随着创作队伍不断扩大,省有关部门组织专业老师对农民画爱好者进行基本造型和用色等美术基础培训。主要是参照“年画”的表现形式为培训范本,这批受训者成了第一批农民画的骨干力量。时至20 世纪50 年代,先后共举办了三十多期农民画培训班,培训农民画作者一千多人次,农民画作者活跃在全县各乡村。
随着交流的不断增多,大方农民画这种参照年画表现形式的劣势不断显露出来,毕竟年画的表现形式属于专业美术门类,农民画作者的特定身份,尽管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但其创作的作品无法达到专业美术水准。而农民画作者都来至各少数民族,他们心灵手巧,其中不乏身怀绝技的各类民间艺人,作者队伍中有漆艺师、蜡染师、木石工雕刻师、民间画师以及各族精通挑花刺绣的女同志,而这恰恰是农民画作者的优势。在有关美术专家的倡议和指导下,变劣势为优势,摒弃以专业美术标准为导向的创作方法,转向民间美术溯本求源,农民画作者把各自精通的民间艺术技艺,对生活的感悟经过艺术加工和再创作,通过纸笔颜料为物质载体呈现出来。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总结,逐渐形成“以情造型”“以情用色”的创作方法,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面貌,并与当时的陕西富县、上海金山成为全国享有盛名的三个农民画典型样式之一。
20 世纪90 年代后,大方农民画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在这之前的农民画作者几乎全是农民,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辅导老师的依赖性强,主动创新意识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有关文化部门把一批中师毕业的中小学老师加盟到农民画创作队伍中来,由于这批中师生就读师范时接触过一定的专业美术教育,对素描、色彩有一些基础,具有一定的造型和色彩表现能力,成为农民画创作的一股重要的新生力量。进入21 世纪,农民画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仅2008年以来,大方县连续举办了五届农民画传承人培训班,培训农民画作者200 多人次,创作作品1000 余幅,在参加全国各种农民画画展中屡次获奖,为大方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把农民画培训点下沉到村及乡村学校,先后建立了花果农民画培训点、抬沙小学农民画教学培训基地、以扒小学农民画教学培训基地、则鸡小学农民画教学培训基地,着手少儿农民画人才的培养,让小学生从小爱好农民画,投身农民画创作活动,使农民画后继有人。
县人民政府还对七名农民画创作骨干授予农民画传承人称号,每年按时给农民画传承人发放生活补助,鼓励农民画传承人带徒授艺,把农民画艺术传授给下一代。同时,成立正式的事业编制机构——大方农民画研究院,作为主要培训阵地,组织中小学美术教师、中青年农民画爱好者参加学习,使中青年农民画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创作骨干。创作队伍遍及全县各乡镇、各阶层、各年龄。农民画既保持有鲜明的地方优秀民族传统艺术基因,又有不断创新和尝试。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农民画创作队伍构成多元化,作品面貌也出现了多元化局面。
大方县农民画在参加各级常规画展的同时,不断对农民画的拓展空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采取不同形式扩宽农村致富路子,推介农民画画家及作品,带动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链。通过平面媒体、声像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法立体化地做好宣传推介,各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宣传皆有“大方农民画”的品牌理念,通过宣传出成绩、出效益。2003年结合贵毕路的开通,组织创作了大型农民画壁画40多幅,发布在贵毕高等级公路沿线的墙壁上,对农民画重新上墙做了有益的探索,使这一独具视觉冲击力的画种赋予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推出雕刻、挂历、蜡染布艺、漆画及其他农民画衍生旅游工艺品,主动贴近旅游产业,打造农民画产业链。为了让农民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促进乡风文明,通过墙绘的形式,打造农民画特色村寨,增加乡村旅游新亮点。结合不同阶段宣传活动主题,让农民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富民政策、法律法规的宣扬、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大方农民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地方争得了荣誉。农民画发展之初,作者都是农民,他们创作的农民画,实际是把其原来精通的民间艺术转换一个表现载体,通过农民画的形式传达出来,真切反映农民的情感,生动地再现本源艺术的内在生命力,传达出乡土的风味和劳动人民特有的心灵气质,表达农民自身的审美理想,是其他专业画家所不可替代的艺术情感表达,因而作品具有质朴纯真的美,这也是大方农民画的价值所在。相对专业的作者加盟,并逐渐成为创作队伍的主体。为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增添了新的动力。他们创作的农民画作品或多或少会带有一种专业美术的创作取向。再有随着资讯的发达和美术刊物的普及,创作中可参照的范本呈现多元化,以至于目前大方农民画创作出现了装饰画、卡通画、儿童画倾向,导致大方农民画逐渐失去其“农民味”,这是一个值得警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