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川
(辽宁省北票市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北票 122100)
猪弓形虫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在感染家畜后,还会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如果养猪场中爆发该种病症,通常会使整个猪场遭难,病死率最高超出60%。由此能够看出该种疾病对于养猪生产的威胁,为此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形成有效的治疗措施。
人类、禽畜以及各种野生动物对猪弓形虫病都具有易感性。而猪和羊在家畜中所受到的危害是最大的,特别是猪,会引起爆发性流行以及猪的大量死亡。感染途径主要是经口感染。除此之外,还可以经过损伤的黏膜以及皮肤被感染,还有相关报道说该病会经过胎盘导致胎儿垂直感染,为此需要提高重视。健康猪接触过病猪污染的饮水、饲料以及槽具后,也会出现感染现象。这种病症出现在一年四季各个季节内,特别是在环境较为温暖的夏秋季,会出现发病率突然升高的现象。
按照病程长短进行分析,可以分成亚急性、慢性型以及急性型等类型。某个养猪场中的急性型病例,在检测过程中呈现出体温升高,温度为40~42℃之间,持续3~10d左右,时间甚至更久。病猪体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鼻镜干燥、排便干燥等问题,同时排出的粪便为暗红色。同时也有病猪排出粪便为水样状,没有明显恶臭味。病猪眼结膜存在充血问题,检查病猪耳根部和下肢,还会发现存在各种大小不同血点,某些病猪耳部还会产生痂皮。在病情逐渐加重下,病猪会呈现出呼吸困难、体温降低以及卧地不起等现象。怀孕母猪通常会出现生产死胎和流产等现象,即便产下活仔,也会出现发育不全、急性死亡,或畸形问题增加等现象。在母猪分娩后通常会自愈,而仔猪的致死率为40%左右,最高能够超出60%。
如果是亚急性猪弓形虫病的病猪,会出现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精神萎顿等现象,在病发10~14d后,会自动形成抗体,抑制虫体发育,直到病情渐渐恢复。呼吸困难和咳嗽等问题在恢复中需要一定时间。如果疾病入侵脑部,会出现运动障碍、后躯麻痹、斜颈以及癫痫痉挛等现象,甚至还存在失明病历。
患有慢性猪弓形虫病的猪,从表面观察,没有任何症状,但会限制生长,变成僵猪,某些还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问题,患有间歇性下痢,后躯麻痹。
和抗生素类药物相比,磺胺类药物对于猪弓形虫病的治疗效果更佳,但是对于猪弓形虫病后期形成的包囊型虫体治疗较差。为此在应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时,需要秉持早用药,疗程足这一基础原则,提高治疗效果。针对猪弓形虫病急性感染病例,可以选择磺胺嘧啶进行治疗,剂量是70mg/kg,或选择甲氧氨苄嘧啶进行治疗,具体用量为14mg/kg,每天两次,口服应用,维持3~4d。临床诊治中,磺胺嘧啶拥有较低的溶解度,所以在服用后,会于病猪尿检中发现结晶问题。为此在药物内服中,可以搭配等量碳酸氢钠,扩大病猪饮水量,可以有效避免该种问题的发生。
如果选择磺胺六甲氧嘧啶进行治疗,则具体剂量为0.03~0.07g/kg,治疗方式为肌肉注射,每隔24h注射一次,维持3~5d,但该种治疗方法不适合重症病例。同时也可以进行口服治疗,早期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病情。选择复方磺胺嘧啶钠进行治疗,为肌肉注射,用量是0.015~0.2g/kg,该种治疗方法适合早期猪弓形虫病的轻微感染病例,以12h为间隔进行一次注射。选择磺胺五甲氧嘧啶进行治疗时,为肌肉注射,用量是0.03到0.07g/kg,每隔12h用一次药,维持3~5d。针对猪弓形虫病所有病例病症,都需要积极诊治,注意输液补水、合理退热,结合抗生素治疗,避免出现继发性感染问题。在控制住病情后,需要继续实施1~2d的治疗,能够提高康复效果。
针对上述几种西药组方治疗,还可以搭配中药疗法进行医治。组方是10g常山、5g贯众、10g柴胡、30g青蒿、10g黄连、30g苦参、10g使君子、12g菖蒲、15g地丁。添加1.5L水,将各种药物共同熬制到500ml药液,均等分成两份,分早晚添加到饲料内进行服用。通过组合用药治疗方法,大部分病猪在1~2d用药后,发现病猪症状有效减轻,结束治疗后,测量体温恢复正常,所有临床症状消失,同时食欲也恢复正常。
猪弓形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虫体会经过皮肤、口鼻、肠道以及呼吸道等入侵猪体,典型症状是皮肤红紫、高热、气喘等。在临床诊断中会和感冒、链球菌病、猪瘟等疾病搞混,为此需要通过实验室进行鉴别确诊。如果猪弓形虫病及时治疗,急性病历病发后三天内,治疗效果最好,如果发病超过5d,则治愈率降低。
综上所述,在近几年发展中,猪弓形虫病爆发率逐渐提升,进而对养殖户和猪群造成极大威胁。通过对猪弓形虫病相关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以及流行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研究中西医有效治疗方法,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促进我国养殖业实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