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人员心理失衡的危机及干预对策

2020-12-08 21:46:34李富荣
关键词:行政管理工作人员

李富荣

(闽南师范大学组织部,福建漳州 363000)

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量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导致行政人员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使得行政人员在落实各项工作时,受各种因素影响产生心理失衡问题[1],严重影响了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各项工作的实施效率。针对这一问题,高校需要充分了解引发行政人员产生心理危机的根本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行政人员克服心理压力。

1 人格特征及心理现状

1.1 人格特征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主要以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人才为主,所以在招聘行政人员时,对其各方面素质要求过高,不仅需要行政人员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行政人员日常生活或为人处世中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思想政治意识,指行政人员需要以党的思想为指导,始终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全面提高自身思想作风。心理素质,指行政人员需要具备正常、健全的人格,能够在各种情况下保持情绪管理,并且为人和谐、敢于克服困难。由此可见,高校行政人员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特征。由于日常工作中需要接触大量师生,面临诸多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所以在性格特征方面需要具备异于常人的独特之处,既要保持较高的自律性、严谨性、敢为性和责任性,又要尽量减少怀疑性、事故性、不安性和紧张性。只有满足以上需求,才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促进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1.2 心理现状

高校行政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校职工完成学校相关教学活动。可以看出,行政人员在学校发展中能够发挥指挥和组织作用。想要完成各项工作,首先行政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自律性和责任感,能够在落实各项工作时严于律己,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并且在处理各项事务时需要做到谨慎细微。另外,行政人员作为高校工作人员,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之一,为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行政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自我完善、不断进步的学习心理。然而,结合各大高校行政人员工作开展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不断扩大,学生人数大量上升,使得行政人员工作量与日俱增,面临的难题和困境也随之增多,造成行政人员心理方面存在一定压力[2]。即使行政人员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积极,也不容易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加上提拔晋升的机会较少,导致行政人员心理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行政人员认为,行政工作与教师工作相比缺乏体面性和光荣性,自卑感也随之产生。与此同时,行政人员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导致行政人员因分配不公产生巨大心理落差。除此之外,高校行政工作至今为止仍然缺乏健全的考核标准,在分配方面“一视同仁”。没能充分体现个人成绩和工作效果,导致各种不公现象应运而生[3-4]。以上原因均是现阶段高校行政人员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行政工作的顺利展开。

2 引发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

高校行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受内部和外部多方面压力影响,导致心理存在严重危机。如果无法及时采取促使缓解,将会导致心理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影响个人和学校的稳定发展。

2.1 对工作产生倦怠感

近年来,高校招生量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政人员工作量。由于行政人员日常工作为组织和指挥高校所有职工完成教学任务,其工作内容也相对复杂和琐碎。在长时间周而复始、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中,行政人员难免会耗尽工作热情,从而产生厌烦、焦虑、迷茫等情绪。并且在工作中没能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如此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展开,不利于促进高效稳定发展。另外,行政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思维需要时刻保持周密性和严谨性,并且一些工作内容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政策展开,这也使得广大师生对行政管理人员产生误会,认为行政管理人员过于刻板、不够灵活,从而导致行政人员与师生沟通过程中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受到心理创伤。除此之外,行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即使态度积极、工作认真,也未必会得到相应的回报,长期在缺乏公平和公正的状态下工作,难免会使行政人员内心产生压抑感和疲惫感。这也是导致行政人员对工作产生倦怠感的主要原因。尤其近年来,高校改革和创新工作持续深入,对行政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没有及时调整行政人员心理问题,行政工作倦怠现象将会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高校稳定发展。

2.2 行政人员心理存在困扰和压力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大高校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结构。行政工作作为高校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状况,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为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工作作用和价值,高校行政人员也要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而在此过程中,行政人员面临的困扰和压力也随之产生。具体来说,由于行政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并且具有一定压力。通常情况下,通过行政人员情绪和身体,能够直接反应其抗压能力[5]。结合高校行政人员工作现状可以看出,导致行政人员心理产生困扰和压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强度的大量增加。上文提到,行政管理工作任务繁重,琐事较多。想要完成工作内容,需要消耗行政人员大量的实践和精力,甚至会占用行政人员个人时间,导致其无法顾及自身家庭事务。另外,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学习新技能和新理论,不能达到充实自己的目的,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继续提高成绩,不能满足新时期行政工作发展需求,最终使得行政人员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2.3 行政人员生活方面存在压力

高校行政人员生活压力主要体现在经济负担、家庭关系、生活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经济问题是引发高校行政人员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近年来,各大高校在分配制度方面,逐渐向科研方面和教学方面倾斜,导致行政人员与高校教师人员的收入拉开距离。加上行政人员日常工作内容大量增加,导致行政人员劳动与分配没有达成平衡。并且没有充足的时间兼职其他工作,导致行政人员在工资方便形成固定模式。使得行政人员在校期间的工资和津贴成为其每个月所得的全部收入。除此之外,近年来,国家住房、养老保险等改革制度相继出台,行政人员退休后的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降低,由于经济收入方面存在差异性,不仅严重降低了行政人员的生活水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方面,导致行政人员在长期压力下形成巨大心理压力,从而产生心理不平衡问题。

3 高校行政人员心理失衡的干预对策

行政人员参与高校发展中的一切管理工作,能够直接影响高校发展状态,是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之一。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因此,高校想要实现稳定发展目标,充分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需求,就要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化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水平,全面提高行政人员个人素质和工作效率。

3.1 强化高校行政队伍建设

行政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高校行政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水平。想要满足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提高行政人员心理素质。行政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工作效率,高校强化行政人员心理素质,对促进各项工作展开、协调人际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保证行政人员能够一心一意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从而认识到自身价值和作用。想要满足这一目标,需要高校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全面了解行政人员的心理特征,主动帮助行政人员解决问题和困境,全面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其次还要调整行政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刚开始要加强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使行政人员意识到现阶段的社会改革均是以集体利益出发,并非只针对个人或部门,从而提高行政人员思想水平,使其在工作中坚决维护改革策略。再者高校需要培养行政人员正确的名利观,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淡泊名利、乐于奉献[7-8],明确付出和索取之间存在的关系。那么这时候高校还需要强调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行政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价值,从而激发工作积极性,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最后,行政人员需要不断完善自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的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只有不断完善和强化自我,才能够充分满足高校发展目标。因此,高校行政人员需要加强道德修养,处理好个人、局部以及全局的利益关系,坚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认真、扎实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与此同时,行政人员还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并且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这些进而提高“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是指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自身实际情况,其中包括自我道德水平、自我心理素质等方面,通过多角度、深层次剖析自我,从而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优势所在。一方面有利于行政人员针对性强化自我;另一方面能够使行政人员在各项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从而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另外,在认识自我过程中,需要行政人员能够科学、合理审视自己,避免以偏概全。只有实事求是、全面、完整地把握自己,才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3.2 坚持以思想教育工作为核心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时刻坚持和落实党中央思想政策和方针。行政人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立场,也直接关系到高校办学水平和精神状态。也就是说,高校行政人员是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其工作作风和思想认知,能够对学校广大师生产生深刻影响[9]。

高校在培养行政人员时,需要时刻以思想教育工作为核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提高行政人员事业心和责任心。高校应强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的教育力度,保证行政人员在党的正确方针和政策引导下,能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使行政人员能够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光荣感和自豪感。第二,完善和健全奖惩机制。首先,高校应制定健全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另外,高校应严格落实奖惩机制,针对表现积极的行政人员予以适当的经济奖励,充分激发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高校应多增加业务机会,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引导行政人员参与实践活动。第三,帮助行政人员克服困难。高校需要全面了解行政人员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并多渠道给予关注,帮助行政人员克服困难,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3.3 做好心理干预效果评估工作

干预效果评估,指对产生心理失衡问题的行政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后,对当事人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和监护管理,保证存在心理问题的行政人员能够彻底走出困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社会和工作。通过评估,不仅能够对干预手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还能够充分确保存在心理失衡问题的行政人员安全,为促进高校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高校行政人员负责高校的一切管理工作,工作繁琐,责任重大,是高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作为高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失衡必然给管理工作带来影响,进而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影响教学质量。了解高校行政人员的心理现状,找出高校行政人员心理失衡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从而解决高校行政人员的心理失衡问题,积极参与到工作中,为构建创新型校园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工会博览(2024年8期)2024-03-31 03:53:14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54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0:48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全球化(2015年2期)2015-02-28 12:38:53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