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发展策略探析

2020-12-08 21:30:25张馨尹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院校职业

◎张馨尹

在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规模逐渐扩大,不但录取学生的数量增多,而且高素质教师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其中辅导员占据较大比例,对学生的综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所获得的教学效果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其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基于此,当下重要研究课题是如何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人才,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促进日后的综合发展。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发展的意义

辅导员职业能力对高职院校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可以明确学生思想教育方向,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高职院校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而辅导员肩负着管理人员与教师的双重职责,其能力素质与价值追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影响,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辅导员的教育观念起到决定性作用,肩负着教育的使命,应当以培养可靠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教育目标,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第二,可以寻找教育的新途径,建立新机制。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辅导员可以深化研究教育的本质,打破当下发展的局限性。

第三,可以使队伍建设高度上升到更高层次,明确发展的新思路。辅导员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与完善理论体系,在提高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使队伍思想建设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更加深刻理解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从而扩展新的发展渠道。

第四,可以完善考评机制、管理机制、选拔机制。辅导员应当不断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为制定考核机制提供重要基础与保障,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增强政策文件的专业性与精准性,使职业能力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模型,有利于挖掘更多的教育渠道,进一步完善各种考评机制,为高职院校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可以全面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辅导员应当牢记使命和不忘初心、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其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发展的现状

从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有待提升,目前陷入了发展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职业发展缺乏明确规划,导致陷入后劲不足的窘境。第二,在专业化发展方面有待提高,其中包括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对管理班级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在建设专业化队伍过程中,辅导员遇到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期,主要原因是缺乏竞争意识,尚未完全落实准入标准,在行业体制方面具有一定不足之处,导致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处于较低水平,职业精神较为淡薄。目前存在的教学困境主要包括服务工作、管理工作、学生教育等方面,难以科学调整个人提升与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第四,在思政教育中陷入了教学方面的困境,主要原因是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有待提高,然而由于背景文化不同,能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部分人没有深刻认识中国革命精神、民族传统文化国家大事、世界格局等,导致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较为淡薄。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职业发展规划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才是竞争的基础,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可以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力量,对实现民族复兴具有促进作用。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从全面发展角度,不断探讨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法,为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与十九大精神提供坚实基础,使其体会到教育大会的精神,以立德树人为发展方向,从新的发展角度探讨教育工作,分析教学策略的可行性,从发展角度来看,辅导员需要分析当下的研究现状,认清工作现实,提高执业能力标准,对职业功能与工作特征进行总结与规划,探索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渠道与方法。

在培养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过程中,需要进行职业角色定位,从职业能力体系分析中可知,人格动机系统、工作业务能力、思想政治标准构成了职业能力体系,作为辅导员应当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以及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教育理想而奋斗。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职业能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行业基本能力、岗业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且相互之间具有正三角形的结构特点,都是影响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辅导员需要明确工作职责,在《能力标准》中明确指出,其职业能力培养应当从三方面入手,分别为核心专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思想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应当提高行政事务能力、综合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同时可以将能力培养看作为金字塔模型,其中位于最高层的是研究能力,要求辅导员具有创新精神,通过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充分挖掘教育的新途径。位于中层的是专业能力,可以为学生提供最专业的教学与管理,使其专心投入学习,防止浪费过多精力在生活中的琐事上。位于最底层的是基本能力,并没有过多要求,只要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与精神品质,就可以胜任本职工作,由此可见,辅导员应当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深刻认识到各项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金字塔顶端为主要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与专业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烦琐性,若是缺乏合理规划,将会使管理质量大打折扣,因此,辅导员应当深刻认识到自身能力,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制定不同时期的工作目标,有利于规范化日常的教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二)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与职业性,辅导员应当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对其专业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因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例如,利用网络查找教辅资料或旁听专业课等,充分挖掘对学生辅导的细节,若是拥有实践条件,还可以参加本校组织的活动,使其丰富教学经验,遇到问题时保持镇定,从容 解决教学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辅导员应当分析职业能力的内涵与意义,掌握基础概念,其职业能力具有4个特点,分别是发展持续性、内容延展性、行为导向性、现实关照性。同时,影响职业能力构成的主要因素包括5点,分别是媒介素养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职业情感素质、道德品质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以上皆是辅导员应当具备的综合素养,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从独立院校的角度探讨培养核心能力的方法,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从两方面进行探索与升级,一方面是提高知识技能,而另一方面是保持良好的职业情感态度,实现双重提升。第二,提高自身的专业性,掌握作为辅导员的基本技能,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有力保障。第三,坚持育人的教学理念,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第四,重视日常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不但可以扩展知识视野,可以有利于职业能力的提升。第五,提倡因材施教,组织各种比赛活动,为辅导员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弘扬国家传统文化。

(三)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与选拔机制,为辅导员提供发展的平台,使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完善工作体制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建立职业准入制度,优化选聘方法,提高选聘标准,严格审查录用程序,对审核资格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确保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与丰富的理论知识,可以胜任辅导员的岗位;从多角度优化培训方法与内容,完善转岗晋升、自我发展、入职培训等流程,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管理水平与教学水平;建立单独培养考核,主要用于优化职称评定和考核内容,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此外,高职院校应当完善绩效制度,合理规划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教师、辅导员的薪资待遇,制定相应的选拔晋升制度,同时,需要关心辅导员的教学情况与生活情况,了解管理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一定帮助,使其感受到人文关怀,实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增强管理的稳定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其职业能力与综合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应当在日常工作中,明确规划职业发展,增强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不断学习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与管理策略,同时,可以深入研究与分析核心能力建设,使其具有良好的核心能力要素,提高核心能力与职业能力。

猜你喜欢
辅导员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