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师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单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内容是不够的,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相应微课视频,借助微信、QQ等平台,在课前将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能够完成课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包括课文的写作背景,课文中的生字等,对课文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得到有效锻炼,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将疑问与难点问题带到课堂学习中,如此一来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部编版五四制初四语文教材中,当教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从而改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被动地参与状态,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并在课堂中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谈谈菲利普斯夫妇对从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一系列过程的情感变化,并尝试为课文划分结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轻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再次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教师提出问题,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参与语文课堂活动的状态,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思维决定行动,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能够了解到学生的思维情况,初中生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通常会边说边想,其思维与由于表达在不断交替进行。要想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势必要从根源入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对有些课文内容理解起来了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备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部编版五四版初四语文教材中,当教师在讲授《沁园春·雪》一课时,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文中都写到了哪些景物,并尝试分析这些景物的特点,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的视频或图像,从中学生能够总结出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雄伟壮阔。经过视觉的直观刺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感受作者通过议论历史人物,对当今英雄的歌颂,体会作者的自信。
生活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视觉对文字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快节奏的生活时代下,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率,从而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内容,读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为此,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分辨并捕捉到重要信息,对不重要的信息内容进行快速阅读。为此,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集中注意力,快速浏览阅读内容,在此过程中不回看、不朗读、不指读,如果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重要的文字要大胆地跳过去。坚持一气呵成地完成阅读内容,然后概括出文章的大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指令与效率,对初四的学生来说,掌握阅读技巧,对其日后走向高中语文课堂有积极的辅助作用,能够为其日后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仅决定了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同时对其他学科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积极尝试先进的教学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阅读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初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