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芳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等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党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军队战斗力、社会精神面貌也都呈现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国力正朝着世界前列迈进,十九大用“新时代”来对当前阶段进行了提炼概括。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高校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对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高校自身发展也有重要影响,而在评价人才的标准中,“德”和“才”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在“立德树人”大力提倡的背景下,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而是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大学生在道德品质、思想觉悟等方面的养成情况也得到了越高了高的重视。在大学生“德”的影响因素中,其自身对于道德的认同情况是重要方面,研究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以及问题形成的因素,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大学生道德认同的问题所在,也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当前大学道德教育引导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据此展开论述。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代力量,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接班力量,因此,大学生本身的品质也就十分重要,大学生的品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才”,我们可以看做专业知识;还有一个就是“德”,即大学生内心的道德意识、道德准绳、思想觉悟。而大学生要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德”,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建立起对优秀道德的高度认同,比如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比如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只有当代大学生能够建立起对这些优秀道德文化的认同,大学生才能够在今后工作、生活过程中“知可为,知不可为”,并且树立起良好的理想信念和言行准则,对于大学生个人价值的提升以及大学生自身社会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起道德认同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反观现状,目前大学生在道德认同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和调研交流,归纳出目前大学生道德认同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我国漫长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优秀传统道德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不仅内容十分丰富,同时也有着庞大的体系。基本上在历朝历代,都有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道德规范,以及相关的传统道德典籍著作等,并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总的来说,其中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还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而仁、义、礼、智、信的古典道德核心到了当下,又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了体现.因此,对优秀传统道德形成认同,对于大学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道德的认同情况还是有待提升。比如有的学生对于优秀传统道德中的核心内容认知比较浅薄,对于具体的含义知之甚少;再比如当代大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道德在国家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重要影响,认为优秀传统道德和当下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出入,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道德价值的认识,以及对于优秀传统道德的学习和吸收。
在我国道德体系中,人格追求是重要方面。在如何追求健康的人格方面,我国古人树立了朴素的准则,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强调要追求独立人格,要不屈不挠,保持自尊自爱。但是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于优秀道德中的人格追求认同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很多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贫贱不能移”认同程度不高,虽然在上小学时就能够默背这些句子,但是对于内心的渗透还是比较有限,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盲目通过“校园贷”进行借贷,引发一些失信行为,就是典型的出现人格追求目标的偏离和偏差。
形成务实、理性的现代道德观念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同时能够形成务实、理性的道德观念,也将促进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在自己的领域内踏实工作、勇于创新,产出更多高质量产品,推动社会发展。但是很多学生低于务实、理性的现代意识认同还是偏薄弱,比如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攀比从众,忽视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集中精力去做的“主业”;再比如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将岗位的要求在心里设定为“舒服,钱多”,而没有考虑如何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用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如何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些都是现代大学生务实、理性的现代意识认同偏弱的表现。
首先是社会发展的影响相对而言是比较占主流地位的,而且也是明显的,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认同问题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而很多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00 后,是在经济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并且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经历过老一辈的艰苦的生活经历,务实、低调、踏实的品质相对来说会有一定下降。其次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成为了影响人们的重要力量,比如目前的互联网信息,往往比较多元,这其中不乏一些消极色彩的,如展示明星奢华生活、宣扬拜金主义、体现“XX 大学生通过什么途径一夜暴富”等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大学生所接触到,将很容易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而这也成为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所受到的巨大挑战。
影响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另一个主体就是高校,目前针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引导,高校基本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然而目前很多高校还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并没有立足于学生实际需要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实际需要来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因此在日常的办学过程中也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力倾斜和资源倾斜,相关硬件、软件投入也比较有限,甚至在一些高校,存在思政教师“交叉任职”的现象,比如让辅导员担任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体,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质量难以提升。此外,在当前的社会整体环境下,对于高校的评价标准往往是就业率,而很多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受到了客观实际的影响,在办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片面的“唯就业率论”,因此,会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学生的专业教学方面,以及相关的招生就业工作方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则有所忽视。
在大多数高校都追求就业率的当下,高校也无法独善其身,必然需要在提升就业率方面倾注更多的精力,因此,做好专业课教学、做好招生就业工作也无可厚非。但是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首先应当要认识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顺应当下的主流趋势,是高校在当前背景下的必由之举,同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进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继续深造生涯或者就业过程中能够有更高的素质和更强的竞争力,使得学校在追求高就业率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其次是要加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投入,不仅是要加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财政性投入,包括硬件的购置、师资力量的补充、师资水平的提升等,还要加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精力投入,要不断注入更多精力,经常性地组织相关教研会、交流会,切实开展相关研究实践活动,促进思政教育工作从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育规划、师资配置等方面都能够持续朝着最优化方向发展。
在丰富大学生道德引导机制方面,要通过广泛开展丰富、有效的活动,并进行定期评估,来实现大学生对优秀道德认同感的提升。为此,一是要着力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在现行的校园文化体系中,要不断浓缩、提炼优秀道德中的精华,并和大学文化有机融合,比如“诚信”“务实”“奉献”“进取”等等,都应当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二是要建立起完善的道德文化传导机制,要通过“正面,反面”两个方向来进行传导,其中,正面主要以积极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如道德讲堂、道德主题活动、时代道德宣讲等,来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渗透;反面主要是经常性组织大学生参加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让学生从缺失道德信念的反面典型身上,引以为戒,明白树立优秀道德的重要性。三是要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情况进行认真评估,将其纳入到大学生发展考核体系中,促进道德培养和专业培养能够齐头并进。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青年一代的影响也不言而喻,因此,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认同方面,社会相关方面也要切实发挥作用。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新媒体内容的审核和把关,严格禁止不利于大学生优秀道德观念形成的信息的传播,确保形成更加干净、具有正能量的新媒体空间。其次,作为媒体自身,如互联网主页、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以及一些传统媒体如纸媒、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在推送有关内容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突出其中的对正向道德力量的传播和引导,多向观众传达优秀道德文化的内容及魅力。
上述是笔者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认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同时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和思考,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解决对策,希望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