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东胜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进步,企业不仅要保障员工的工作状态的安全性,也要不断的关注心理状态的健康稳定性。石油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实时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解决员工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使员工与环境的协调能力,工作状态和抗压能力都有所增强,使员工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以及不断的变化中不断的适应,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企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
过度的心理压力往往会给员工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比如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胃肠溃疡疾病、头痛、厌食,以及人际关系恶化、失眠、神经衰弱、过度焦虑、神经质、疑病症等。从心理健康方面来看,石油企业长期奋斗一线的员工频繁出现抑郁、紧张、悲观、麻痹、浮躁、偏激和排斥心理。在工作中,部分员工会与企业制度对抗,工作缺乏热情,消极怠工,与上级领导作对,服从性差,常常攻击别人。
员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来自于社会的、企业的,还有来自于自身的。其中,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家庭矛盾、安全责任是影响石油企业一线员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石油企业的大多数员工处于持续高压、疲劳的工作状态,同时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无法找到有效缓解和调节压力的方法,压力长期累积最终严重危害自身的身心健康。石油企业员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经过调查发现,石油企业的员工在出现疲劳、厌倦和烦躁等心理问题时,大都会选择压抑和自我调节,很少会去做专门的心理咨询,但对于企业的心理健康管理还是较为重视的,因此,大多数人都不排斥企业的心理健康管理,企业更应该针对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
首先,石油企业的工作环境不仅是单调而又枯燥的,而且又是非常艰辛的,一个石油项目要使员工长期的在外进行工作,还有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与家庭的冲突等问题都成为石油企业员工压力的主要来源;其次,员工生活上的一些突发的情况以及由于繁忙的工作必然会忽略自己的家庭,在工作中精神状态是紧张的,面对家庭可能是内疚的而又无力弥补的,心理压力只会日益增多;最后,社会压力也是石油企业员工压力产生的主要来源,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大,这种急剧的变化不仅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冲击,生活方式的进步以及质量的提高都会对企业的员工造成心理压力。
石油企业员工存在心理问题代表着其性格、行为都出现偏异,导致其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利于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将其进行解决。石油行业有危险工种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石油企业员工带来了工作压力;并且企业员工大多为青年人,其要在兼顾工作的同时,肩负家庭、养老和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责任,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为员工带来生活压力,多种因素叠加,很容易导致员工心理健康出现负面问题。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竞争力被逐渐加大的发展背景下,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他们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相应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要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与同事进行积极交流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干扰。
企业可以利用一些绿色的植物来装饰员工工作的环境,清新而又舒适的环境必然会使员工心情放松,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石油企业由于工作环境具有特殊性,所以,可以在休息的环境加以重视,为员工创造干净的休息场所,尽量使员工保持愉快的工作状态。因此,在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调动员工积极参与,保证员工身心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放松,同时拉进员工之间的距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石油企业在未来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上级领导要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拉进与员工的距离,积极参与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以朋友的身份与其进行接触,密切自身和员工的关系,进而赢得员工的信任,从而保证上级领导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员工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而且能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扩大员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程度,让员工有主人翁的感觉;建立员工申诉制度,设置意见箱或网上论坛,采纳员工的合理诉求,给员工一个心情释放的空间;提高一线员工的待遇,有助于提高员工对其职业的认同感,使员工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满足;贯彻劳动保障制度,合理安排员工休息,与家人团聚,也可适当安排员工疗养度假等,有效缓解员工精神压力。
新形势下加强石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问题展开探索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相关企业能够从自身员工的心理发展情况入手,对员工的日常生活进行关心,改善企业上下级关系。另一方面,相关企业要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并建立健康教育部门,对员工进行心理关怀和情绪疏导,从而加强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建设,使其能够疏导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主动工作,快乐健康生活,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