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燕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农业技术服务站,江苏 淮安 223100)
稻虾种养模式是新时期备受关注的绿色农业项目,其一方面可增加粮食产量与品质,另一方面还可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有利于保持他们的积极性。以下则是笔者就此的分析与论述。
以稻虾种养模式为主,只需要在第一年投入较多成本,之后苗种自繁,仅需及时补充即可。这一模式下,小龙虾茁壮成长的主要养分来自于稻田的有机质、害虫等等。由此可见,稻虾种养模式具有成本低这一明显优势。实践数据表明,这一模式下小龙虾产量可达到50~100kg/亩。同样地,水稻产量大约可达到600kg/亩,比一般栽培、养殖所获得的效益高得多。
水稻植株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避免发生夏季温度过高,导致小龙虾成活率低的问题。其根系可以有效净化稻田间的水质,优化小龙虾生长繁殖环境。小龙虾则可摄食一些水稻害虫,减少水稻病虫害发生几率,同时其排泄物可促进水稻快速生长。
小龙虾具有一定的畏药性,故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以有机肥为主,尽可能不使用化学药剂。稻虾种养模式属于绿色农业项目,一方面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可同步提高小龙虾以及稻米的品质,实现无公害,满足人们对物质的实际需求,进而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2.1.1 科学选择稻田。选择稻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稻田四周无污染源;②稻田水源拥有独立的灌溉系统;③地势低洼、沿湖的区域位置最佳。
2.1.2 合理选择品种。稻虾种养模式下,水稻烤田时间较短,故应当以倒伏为基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同时,应当确保该品种可在6月下~7月初的时间内进行移植,同时大概11月收成。若是选用杂交水稻,则应当以抗病、抗倒为基准。
2.1.3 栽培种植。3月份小龙虾大量投苗,应当在7月份之前完成第一茬捕获。之后展开移栽工作。使用小苗机移栽,栽植后不能直接灌深水,会影响到小龙虾的正常发育。以人工插秧为主,可立即灌深水,但必然会消耗大量成本。因此,若是种养面积可观,优先选用钵苗机,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移栽。要想为小龙虾茁壮成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应当合理配置水稻秧苗栽植密度。人工插秧时按照0.3m×0.16m的标准,选用钵苗机插秧时按照0.33m×0.14m的标准。七月初之前,当第一茬捕获结束后,采取降低水位的方式将较小的龙虾引出,再往稻田间增施基肥。
2.1.4 水分控制。水稻种植后的10d以内,确保田间湿润至薄水层。10d之后,将虾苗转移至稻田内[1]。水稻生长中期,应当灌水10cm左右,为小龙虾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分蘖末期,应当以轻搁为主,确保水量适宜,避免发生小龙虾失水死亡的问题。10月份,水稻成熟阶段,应当落水干田,为收割提供有利条件。收割之后,还应留茬0.2m左右。
2.1.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以农业、生物、物理防治为主。例如,防治纹枯病时优先选用无残留、危害小的生物药剂,或者低毒杀菌剂,严禁使用化学药剂。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需要展开测试工作,避免造成严重损失。
2.2.1 开沟挖虾。养殖户应在稻田四周开沟,以此来繁育虾苗。通常情况下,可开L沟型,按照宽1.5m、深0.5m的标准,坡比为1:2:5。
2.2.2 种植水草。水草可以说是龙虾养殖必不可少的植物,若是缺少水草,那么龙虾养殖的效益大大降低。一般地,稻田水草多为伊乐藻,该水草的种植时间在11月~来年2月之间,虾沟种植密度为2m/簇,田间种植密度为4m/行。
2.2.3 周边管理。为了防止小龙虾逃出养殖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应当在周围设置围栏。一般选用的材料为塑料薄膜以及石棉瓦。要注意的是,尤其是在进水、出水口加强防护,避免出现龙虾出逃的情况。
2.2.4 虾苗放养。3~5月份进行虾苗放养,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放养量,一般为每亩3000尾左右。4月份少量投喂,5月份适当投喂小杂鱼,6月份少量投入人工饲料,7月份则不需要进行投喂。
2.2.5 繁殖虾苗。小龙虾苗种仍是以自然繁殖为主,因此需要科学选择亲虾。一般放置时间在8月底,雌雄比例为3:1,放养量为每亩25kg。为了确保收益,需要遵循就近原则购置亲虾,避免发生亲虾脱水死亡此类问题。放养之前,应当做好清除、清毒工作,之后可适当投食小杂鱼,促进繁殖生长。
2.2.6 捕捞。第一茬捕捞的时间在4~7月份,6月底必须完成捕捞。第一茬捕捞尤为重要,这一阶段的产量占比高达70%。第二茬捕捞大田放苗后40d左右,时间为8月份,捕捞出成虾直接出售,需在8月底完成捕捞。之后,将剩余成虾转移至虾沟,继续储备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