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途径

2020-12-08 15:55:21苏雅艺
山西青年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南海网络媒体电视新闻

苏雅艺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一、电视新闻采编的现状及不足

(一)遭遇网络媒体的冲击

传统媒体时代,大部分媒体在技术设备等方面所差不大,主要是比拼新闻采编的深度与客观性。但新媒体时代,让整个媒体环境变得复杂。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媒体因其快速性、及时性和便捷性,逐渐占据大众的生活。于是,电视新闻能够博得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同时,新媒体时代,公民新闻流行,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的生产者与参与者,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采编记者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二)追求经济效益忽略长足发展

为了迎头赶上新媒体,有一些电视台更集中精力追求经济效益,而不再专心做新闻,采编草草,为了吸引受众而博眼球。对于新近发生的热点,多数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将内容加以采集、编辑、报道,或起极具“噱头”的标题,或配以夸张图片,以吸引受众。但热点有限,加之人云亦云,多数电视新闻采编内容呈现同质化和单一化,受众会因视觉疲劳而选择远离电视媒体。缺乏了有价值的信息,长此以往,电视新闻机构的公信力受损,无法形成良性发展。

(三)电视新闻采编内容质量下滑

新媒体时代,信息量激增,客观程度上加大了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筛选的难度。要尽快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讯息绝非易事,而作为新闻核心的真实性原则也难以保障。加之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本身水平良莠不齐,整个电视新闻采编的综合素养还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年长一些的电视新闻采编人员,仍是固守传统的新闻制作流程和制作模式,对具有新媒体特征的新闻制作存在抵触心理;而年轻一代的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又因新闻意识淡薄和专业知识缺失而导致新闻报道存在主观性失实和客观性失实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容易对新闻整体内容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四)电视新闻采编的呈现效果落后

当前,电视新闻采编主要的传播方式仍是以新闻采访和文字编辑为主。但新媒体时代下,大众的生活节奏快,很难在为数不多的空闲时间静心坐下来观看完整的新闻报道。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费时费力准备新闻线索获取、记者报题、采访、写稿配音、领导三审、编辑合成、播出等一系列烦琐工序,但受众并不买账,反而因为抓不住要点而无法对新闻焦点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此外,当前电视新闻采编形式也十分陈旧,新闻图片、视频相对较少,极大地限制了新闻信息的表达与传播,使新闻内容丰富度、精彩度大幅削减,无法满足现代大众的信息浏览要求。

二、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途径

(一)台网结合,相辅相成

台网融合是电视新闻采编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主要是依靠摄像仪器。进入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端数码设备大行其道,若能有效运用,这将直接提升新闻采集的效率。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融媒体概念以来,就预示着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二)政府应当加大电视新闻的投入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媒体行业的总体收入相比于其他行业较低,因此为了更好的立足于市场,有些电视台更加关注经济效益也是情非得已。若政府能够加大电视新闻的资金投入,这将成为电视台的强力后备。经济稳固,电视新闻机构自然而然会以专业化的标准来认真做新闻。

(三)根据不同受众采编不同新闻

电视新闻的受众各不相同,因此应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采编不同的新闻。在采编前期,应对不同受众进行充分调研。如可利用新浪微博,将受众可能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罗列,根据受众的投票率决定新闻采编的重点。对于年轻一代的电视受众,还应注意引导。这样,满足不同受众对电视新闻的需求,才能更好的为民着想。此外,对于潜在受众,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应当尽力争取,电视新闻采编应将重点放在民生问题上,让自己成为这部分潜在受众看世界的眼睛,给予更多人文关怀。

(四)电视新闻采编角度要独特

虽然网络媒体占据了大众的生活,但是在权威性和专业性方面,电视新闻仍具优势。与网络媒体拼时效是以卵击石,不如将精力放置第二落点。让网络媒体打前站,电视新闻采编则注重于深度挖掘,从侧面切入,关注同期发生的事件和细节,注重事件之间的横向联系。

(五)电视新闻采编内容要有趣

新媒体时代下,大众接触到更多的讯息,同时心理压力也增大许多。电视新闻采编若能通过语言和形式来改进创新,缓解人们的焦虑,那么电视新闻将更有意义。例如有则新闻的标题是——《送错幼儿园了!爷爷扭头就走:“呵,你就是不想上学。”》虽然是生活中稀松平常的小事,但是标题采用对话的叙事手法,将受众带入情境。同时爷爷的回答也体现了老人的幽默。如此诙谐,就比直接说爷爷把孙子送错幼儿园更具有可读性。再如《习近平和奥巴马是这样夜游中南海的,你们感受一下》的HTML5设计。这则新闻的形式就十分新颖。在朋友圈内点开这则新闻,出现的是中南海的Q版俯瞰图,以及主人公习近平和奥巴马的头像。通过点击,主人公会在中南海内行走,在每一个事件点会有根据新闻制作的两位主人公的对话以及照片,路途中还会播放中南海内景点的介绍,把“习奥会”的场景通过HTML5模拟到朋友圈内。这让观众不自觉的就进入夜游中南海的状态,因为需要通过持续点击才可以继续,因此受众的注意力也会一直高涨。可见与受众的互动也做的十分到位。

(六)定期组织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培训

由于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导致采编质量的优劣,因此定期组织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要端正采编人员的态度,意识到采编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应当充分了解电视新闻的特性,这就需要大量的补充理论知识,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后可在培训中插入头脑风暴,互相发表意见,思维的碰撞也会促进采编工作的创新。

总而言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对峙的。电视新闻媒体虽面临改革,但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采编既要保持传统媒体下的优势,同时又要吸取新媒体的先进技术,让其为己所用。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努力大胆创新,满足不同受众希望电视新闻多样化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电视新闻,服务广大受众。

猜你喜欢
中南海网络媒体电视新闻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中南海的深情
青年歌声(2020年4期)2020-12-06 22:10:04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6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新闻传播(2015年12期)2015-07-18 11:02:40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新闻传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36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