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视作品中“河北现象”的特点

2020-12-08 14:23:46薛佳丽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关键词:佳作精品河北

薛佳丽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近年来,河北推出了一大批影视佳作,掀起一阵“河北热潮”,引起广大观众及专家学者的热议,被称为“河北现象”。本文将从“河北现象”的特点入手,从四个角度分析“河北现象”的成因及其创作规律。

一、导向为魂

河北省在影视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始终怀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向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以人民为本,扎根地域特色文化,在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的同时,展现中华人民的优良品质和高尚美德,自觉将引导人民,教育人民、服务人民视为己任。

在这一基础之上,河北省制定了《河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奖励办法》,不仅将这一指导方向贯彻落实到底,更是鼓励“精品”创作,加大对精品创作的投入,保证产出的作品不仅在思想上,更是在质量上可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接受,让生产“精品”成为常态化的发展,而非偶然间的灵光乍现。

“河北省文化艺术指导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更是为精品佳作层层把关,让每一部佳作从选题到创作,再到宣传都在科学规划之下,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在严格的引导机制之下把握每一个细节,让影视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足够的严谨。

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紧扣主旋律,严格把控影视作品的质量,才能真正创作出观众爱看的,人民认可的,正确弘扬中国精神的影视佳作。

二、内容为王

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是连接北京与全国各地的交通必经之地,具有极强的文化包容性。河北省本身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多项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

河北的影视剧作品则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充分吸收了来自这些文化资源的养分,将这些文化资源进行了高效整合,实现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传统文化根脉的滋养之下结出新时代的文化果实。

《打狗棍》中体现出的不仅仅是热河人民的风骨与家国情怀,更是燕赵人民、中国人民的铮铮气节,在这样的一部民俗传奇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是传统精神的延续,又是新时代文化传播的“新产品”。

《闯天下》则是扎根在吴桥杂技的民俗文化之中,展现中国杂技艺人的挑战精神及闯荡精神,将独特的地域文化变为中国精神的一张名片,为新时代注入新的力量。

正所谓“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荆轲、张飞、李大钊等侠者、英雄,无一不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有力说明,在这样一块英雄辈出的沃土之上,自然孕育出的是质朴大气的燕赵文化。

在这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之下,河北的影视剧作品将地方性的文化血脉发展为中国精神的醒目标志,为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人才为本

“河北现象”之中的这些精彩影视作品的主创人员多为河北人,比如河北导演陈力,在《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之中运用宏大的叙事手段与真情实感的人物塑造将领导和群众紧紧联结在一起,站在历史、国家、人民的角度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可以说用扎实的细节描绘了宏大的历史。

再比如《打狗棍》的导演郭靖宇,将民俗文化与河北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相结合,将中国精神完美融于其中,使得《打狗棍》变成“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佳作。

除去河北导演以外,“河北现象”中也引进了许多“非河北”创作人员,比如著名编剧周振天,虽然不是河北人,但他对河北文化十分热爱,连连创作出《闯天下》、《我的故乡晋察冀》这样的精品佳作。在扎根于河北文化的基础之上,他积极在创作手法,题材内容上不断创新,将热爱真真正正化为成果。

除去优秀的编剧周振天,《闯天下》的导演是吴子牛。他让《闯天下》不仅仅停留在杂技艺术的传播之上,更是将其上升到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深层思考的层面上,让宏大的故事真正意义上变得厚重起来。

由此可见,河北的影视创作可以说是广纳人才,培养本土优秀人才的同时不忘引进外来人才,优化整合文化资源,实现影视创作中诸多要素的强强联合

四、特色为要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聚焦到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之中,才能引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这不仅仅是出于市场的考虑,更是出于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比如《营盘镇警事》,对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范党育的真人真事进行改编创作,将一位为人民服务的现代“英雄”如何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现在观众面前,以一个具象化的人物带给群众安全感和对社会的信心,将影视剧带来的社会教化作用以一种人民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形式发挥到极致。

除去此类现实题材作品之外,革命题材作品也是“河北现象”的一大特色,例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我的故乡晋察冀》、《打狗棍》、《聂荣臻》、《为了新中国前进》等。

以《我的故乡晋察冀》为例,取材自编剧亲自带领团队深入河北、山西革命根据地进行的实地考察的经历,基于对当年所有重大战役的亲历者的采访,以及挨家挨户的走访带回的第一手资料,二十年磨一剑创作而成。在这样工程浩大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下造就而成的革命题材作品绝非“抗日神剧”之流。其具备的现实意义造就出的群众广泛的共鸣更是为中国锐意进取、自强不息革命精神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此类现实题材、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相比如今市面上许多被市场催生出来的不伦不类的“现象级”,或说“话题性”作品本身具有的浮躁本质,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无疑更加具有超越时代的精品特性。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影视创作的“河北现象”其实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兼收并蓄,锐意创新的工作方式,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勇于结合新时代的文化要素,积极引进人才,发展自己的特色,将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创作出更多优质作品,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佳作精品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农机(2022年7期)2022-10-11 14:10:38
10.河北卷
佳作欣赏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7期)2017-09-05 10:01:26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1
佳作展示
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 11:06:28
佳作精赏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2期)2017-05-17 06:20:25
孙婷婷
港珩隆2015大型春季拍卖·精品荟萃
收藏界(2015年5期)2015-05-25 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