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控的对策

2020-12-08 14:23:46韩芳潘三毛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韩芳 潘三毛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为增加销售额减少库存,往往不得不向购买方提供赊销业务,致使中小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款项。但是如果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负担较重,就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折扣成本,同时增加企业的资金风险,给企业带来坏账损失。而根据目前中小企业的现状,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2019年底爆发的疫情,更是加剧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不利于中小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严重时会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造成中小企业生存困境。因此,为保证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营,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应收款项的管控。

一、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客户拖欠应收账款严重

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赊销成为中小企业不得不采用的一种主要销售方式,应收账款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中小企业的客户大多也是中小企业,而作为中小企业的客户本身实力较弱,资金较易出现周转困难,加上对企业信用重视不够,难免会出现拖欠应收账款现象。这就需要中小企业通过反复的催收才能收回应收账款,造成了人力的浪费和资金的占用,甚至出现有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成为坏账的情况,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资金的周转,使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二)对赊销客户信用审查不严

因为销售部门需要考核业务员的销售业绩,销售员薪酬也与销售量紧密相关,这就造成业务员在销售时一味考虑销售业绩,追求个人收入。销售员为急于实现销售而草率签订了销售合同,而忽视对赊销客户还款能力和信誉度的调查,后期也没有对赊销客户进行动态跟踪,对应收账款催收不及时,对后面应收账款的收回增加难度,甚至发生坏账的可能。

(三)对应收账款监管不到位

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配合度差,信息不畅,没有专人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和管理工作。中小企业对欠款的催收都是依赖销售员以打电话方式催收,效果差强人意,没有专人负责上门催收。而且业务员不稳定离职率高,一旦业务员辞职后,手中的赊销款无人负责,造成中小企业发生坏账的可能。甚至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没有订立销售合同或者即使签订合同,也没有在合同中约定收款方式和收款时间等必要的收款条件,一旦客户出现违约情况,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法律手段追讨货款。这恰恰证明了中小企业对应收账款监管不严,加大了企业的资金管理的风险。

(四)对应收账款较少采用法律途径

如果一旦出现应收账款经过反复催讨都无法收回的情况,中小企业可能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走司法诉讼了。然而通过法律途径收回欠款的成本较高,甚至通过法律途径诉讼成功了也未必能顺利收回应收账款。因此,中小企业只有在遇到了金额较大、时间较长的欠款时,才会不得不采用法律途径。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控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完善销售合同

中小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应收账款方面的法律意识,完善销售合同的管理。合同是购销双方合作的基础,也是对双方合法权益的保障。业务员在签订销售合同时,需要在购销合同中明确规定付款时间和付款方式,同时也要明确规定逾期付款的惩罚方式。中小企业在发出商品时,应妥善保管好发货凭证,有利于将来应收款项发生逾期时采用法律途径解决,向购买方发起司法诉讼追讨,确保销售方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严格审查客户的信用

中小企业要确保在赊销业务发生前,要严格审查客户的信用情况,主要是审查赊销客户的信誉、偿债能力、可作为抵押的货物相关信息。中小企业在发生赊销业务时可参考前期对客户的信用审查结果,合理地制定企业付款方式、预付款金额、结算周期等,从源头上管控应收款项发生坏账的风险,可以相应减少赊销业务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及损失。

(三)充分利用现金折扣等方式,提高回款能力

为了激励赊购方尽快还款,企业还要采取一定的财务措施。比如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金折扣的方式刺激赊购方尽快还款,即便中小企业会付出一定的财务费用,但是也因此增加了应收款项的回款速度,降低了发生坏账的风险。同时催收应收款项时也不能只采用电话方式催讨,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上门催收。应收款项一旦发生逾期,应收账款专门负责人员应立刻联系赊购方,查清逾期未付款的原因,督促对方尽快偿还款项。

三、结语

总之,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给中小企业增加了市场占用率,为企业增加了销售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负担,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中小企业要加强对应收款项的管控,提高应收款项的风险防范意识,制定合理的催收流程,降低发生坏账的可能性,确保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