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辽宁沈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32)
内部培训是现代企业提升竞争力与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内部培训可以使得人力资源职业素养和现代管理技能水平得到巩固和提升,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
坚持立足实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培训上持续模式创新,不断深化培训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总体的方向应该是拓展员工的知识面,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使企业形成崇尚知识、积极学习的文化氛围,调动员工的学习主动性,为员工个人成长建立学习平台,最终服务员工,服务于企业未来发展。
创建“3-3-3”规划管理体系,通过细分培训对象、加强多级组织、完善管理系统,创新培训办法、激发培训热情、提高培训效率,促进培训规划的落实到位及目标达成。
将培训对象分为领导干部、在岗员工及新员工三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设计与管理。
1.领导干部
对高层领导、中基层管理干部,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培养企业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开展以政治理论、企业管理、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能力强、熟悉市场规则、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
2.在岗员工
在岗员工按照所在岗位序列的性质不同,在通用课程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培训。同时,在将每个业务单元的培训内容分级设置,达到通过逐级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目标,激励员工学习成长、快速发展,使员工队伍在稳定和谐的基础上,形成崇尚科学、积极进取、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
3.新员工
建立新员工入职培训制度,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树立统一的企业价值理念及行为模式,了解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职业心态和职业素质。
新员工上岗前接受综合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报到。特殊情况不能在岗前参加培训的,要在上岗30个工作日内参加培训,培训结果作为转正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1.集团公司级
主要包括对领导干部、在岗员工及新员工进行的非技能性综合培训。由集团培训中心根据5年培训规划、及当年培训需求调研结果,拟定集团年度培训计划,并对年度领导干部、在岗员工及新员工培训方案进行改进与完善。
2.业务系统级
主要包括对业务系统内部在岗员工的业务培训,即以业务技能为主,帮助员工拓展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由集团各职能部门向培训中心提报具体培训计划,经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通过后,列入集团年度培训计划。
3.各单位部门级
主要包括对本单位部门在岗员工及新员工的技能培训,即以岗位技能为主,帮助员工改善技能、提升绩效。由各单位部门向培训中心提报具体培训计划,经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通过后,列入集团年度培训计划。
1.管理制度系统
建立明晰的培训管理工作流程、完善培训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使每个工作步骤有据可依,进而提升培训管理的工作效率。建立和完善培训计划管理、培训执行管理、培训效果评估、培训预算管理及培训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
2.培训课程系统
以集团公司战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切实要求为根本依据,以各单位部门提报的培训需求为基础内容,将培训课程设计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必修课按照参训对象进行设置,分为高管进修系列、干部培养系列、在职员工系列、新员工系列四类。不同的培训对象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以适应不同的培训需求。
3.培训实施系统
借助平台建立系统的、完善的培训实施体系,有效实施培训需求管理、培训计划管理、培训项目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激励系统五大模块,有的放矢的开展训前调研,精准设计每个人的培训计划,选定相关课程,科学分析学员学习时间,将学习计划、课时分配与培训考核有效结合,大幅提升培训管理工作效率。
(1)培训需求管理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管理工作的第一道关。培训需求分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培训能否带来效果。因此我们采用三级调研方式:组织层面即公司高层领导访谈和相对应职能部门调研,岗位层面即提出培训需求单位的调研,个人层面即参训学员的调研。调研方法采用面谈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问卷调查法等相结合的办法,确保调研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到具体差距,明确培训目标。
(2)培训计划管理
在培训需求调研基础之上,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含三个层面公司层面,分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
(3)培训项目实施
具体每个培训项目的开展,将成立专项培训项目组,并指定培训项目负责人,并根据培训需求调研结果策划培训方案。项目组负责整个培训项目前期准备、培训组织、服务流程、训后跟踪、反馈与总结、改善等。
(4)培训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将从四个层面开展:第一个是学员反应层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第二个是学员学习层面,通过考核验收或撰写“学习报告”的形式进行检查;第三个是学员行为层面,通过绩效考核方式进行;第四个是工作结果层面,通过培训,企业环境是否得到改善、遇到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企业的经营服务是否得到有效提升。
(5)培训激励系统
为了能让培训发挥更大的效果,我们将建设完整的培训激励系统,主要包含培训现场奖励、训后绩效奖励和培训积分奖励三种方式。
设立集团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委员会的指导下,做好内部在岗员工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将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在保障培训工作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力度,改进培训经费使用方式,促进培训经费向优质培训资源流动,并加大培训经费使用监管力度,提高使用效益。
各级培训组织要建立培训检查指导机制,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培训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