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理论渊源

2020-12-08 14:23:46张建荣武琪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张建荣 武琪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在全面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独一无二的思想成果。所以,深刻把握其理论渊源对于坚定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有着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之魂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确实如此,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不断成长与发展,为初心与使命的形成注入了理论之魂。

首先,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环节。马克思是对“共产主义”思想做出科学、全面、深刻阐释的第一人。他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当时出现的各种粗陋共产主义思潮进行批判,表明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以以往全部财富为基础,包括资本主义生成的一切物质条件来达到的人的真正占有。这是马克思第一次真正对共产主义做出细致全面的阐述。1875年,马克思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更是明确将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推动了共产主义理论的深度发展。所以通过对共产主义思想的完整把握,可以看出,共产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的践行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它主要体现为:第一,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演变的主力军。人民群众是一个社会最为普通、最为广泛的成员共同构成的群体。他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必须从事一定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在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一个社会的巨大财富是由千千万万个人民群众用双手辛勤劳作的。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的劳动,就没有财富的积累。除此外,人民群众在进行物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通过祖先的经验、实践的积累、彼此的学习不断产生新的理论,生产新的精神财富。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者。社会的变革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更快地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这就要求社会推进任何一项改革时,要到实际生活中进行实实在在地考察,收集民意、听取诉求、发现问题。而社会变革是否进行的顺利、是否完成的圆满主要基于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的判断标准。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要想再创时代伟业,必须为民着想、为民谋利、为民造福。而“为民”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做到始终心怀初心,勇担使命。最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解放人类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使命等相关内容的理论探索,并不只是为了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寻找解放人类的现实途径。在工业革命的驱动下,资产阶级的对立物——无产阶级也随之出现。为了早日摆脱受尽压迫与剥削的境地,为了更好地集中无产阶级群体的力量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应运而生。所以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勇敢地开展了解放自身进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运动。

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肩负历史使命,做好自身角色,在新的时代浪潮中继续带领人民实现幸福美好生活。

二、中华优秀文化的文化之根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之所以绵延不绝、一以贯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身上隐含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文化。以历史悠久、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著称于世的中华优秀文化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强大的生命力。

首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过程中,民本思想、天下大同、承续思想等传统文化思想逐步融入他们的血液,成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独特文化基因。民本思想是坚持人民立场的传统表达。“民本”一词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如民为立国之本,要懂得“先民”;民为执政之本,要坚持“为民”;民为战争之本,要获得“民心”。天下大同是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景。“大同”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礼运》中,它指出“大同”世界是大家共同享有、共同劳动、集体供养、相助相爱的美好世界。修身思想是加强党性修养的传统之道。儒家历来十分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曾提出众多有关修身的思想。经典著作《大学》更是明确指出修身是连接治人与治家的中间桥梁,具有基础与核心之义。修身除了是为人为政的重要思想外,它还是自觉自律的实践行为,为社会与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准则。其次,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革命史的文化凝聚。在近代先辈探索运动均无摆脱被侵略的窘迫境地下,中国共产党人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这革命历史进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实质上涵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因此,继承与弘扬革命文化,不仅是为了在新时代更好地保存和发展这一优质文化基因,更是为了让中国共产党人时刻谨记他们的革命初心和历史使命。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它的指导下,中国的发展少走了很多弯路,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不仅如此,它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需要提供了充足准备。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激活了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生命力,与二者共同融合为我国的文化自信,并不断孕育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之根。

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新时代下,时刻唤醒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持续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是尤为重要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