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

2020-12-08 14:29:43刘自超
时代人物 2020年33期
关键词:音准歌唱声乐

刘自超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014)

什么是歌唱艺术

歌唱艺术是一个跨越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门类。歌唱艺术单从名词性质来说,可以将它拆分成两个名词,何为艺术,艺术能存在于精神层面,他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可以给我们人类带来精神上的娱乐和享受。歌唱艺术是解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问题的优秀产物。听者通常通过演唱者对一首歌的细腻诠释,就能够十分轻易的感受到歌唱者本人的艺术修养。正所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内在意蕴。所以能够流畅完满的演唱好一首歌曲,这是绝对富有综合性的艺术创造过程。

声乐演唱中的语言

语言的准确性。歌唱中精确地咬字、吐字等语言表达可以直接决定一首歌曲的内在含义以及传达的思想高度。当歌者歌唱一首作品时,首先须让观众可以分辨你所吟唱歌曲的每句话、每个字,如此观众才能了解你所演唱的具体内容,和传达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听者的认同。反之,若在歌唱过程中,咬字吐字不正确,则会为听众产出错误的理解。在平时的大师课展示或艺术沙龙中,可以经常听到有的学生嗓音条件优秀,有着不错的基本功,但演唱歌曲时歌词咬字一点不标准。

很多声乐学习者对歌唱语言不够重视,对自己学习的乐曲语言不够严谨,不认识的词语不去弄清楚。我们应充分研究谱面,否则会事倍功半既得不到音乐上的认同,我们要追求的更高层次的艺术就无从谈起。

语言的生动性。歌唱的过程是由演唱者用语言曲调来表达自我的情感。众所周知我们中文是一种优美的语言,平仄是他的独有特点,演绎声乐作品的同时也要像平时说活一样生动和抑扬顿挫。有一个最直白的例子是观看电影话剧等视觉性的娱乐活动要比阅读更让人感受到情绪的波动,因为普遍来说想表达的更好,不仅仅用声音表现出感染力,肢体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肢体语言不可太多不能太硬,同样也不能太少不可太软弱无力,适当的肢体活动是锦上添花,过多的就会分散注意力。在声乐中与肢体相对应的“织体”,是指音乐线条、节奏、塑型等结构上的乐汇乐句乐思构成。语言自然就有它的生动活泼,不需要有附加的做作修饰。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本质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实践的一般本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特殊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石,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回应时代关切、促进实践发展中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打牢实践观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大实践观是在当代大实践形成和发展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它既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大视野、大观念、大思路、大方法对当代人类实践特殊性质的哲学反思,也是立足于当代人类大实践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复杂意蕴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时代性发展。它不仅内在地包容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既有理论内容,而且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实践与艺术的联系。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人民的实践活动对各门类的艺术都必然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这种发现我们能够在我国的历史朝代更迭、往来交流事件、各项制度规章中探索到。歌唱艺术是世界艺术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声乐不断向前推进的经过,也同时印证着一个国家文明繁荣发展的进步经过。从一个国家发展的每个阶段而迸发出的优秀音乐作品,我们可以透过旋律了解这个国家这种文明的枯荣一如,声乐演唱的艺术贯穿了时间和空间,它每时每分穿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仅是一种精神享受的娱乐产品,它更是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象征。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日常声乐演唱的练习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发声方法与作品的音准节奏的训练,这也恰巧有声乐学习中视唱练耳部分的学习内容。

在发声方法中的实践练习。虽然放松身体是我们开口歌唱的第一步,但这不意味着要肆意地去呼吸,因为这就丧失了我们锻炼呼吸锻炼肺部能力的意义所在了。在平时的发声训练时,很多教师会用到大“嘟”练习,这可以说是最简单最便捷可以振动声带的有利方法。双唇紧闭,感受气流从腹部向上运动从嘴巴中央以一个小气流柱窜出,只有气息是源源不断送出,这个小气流柱才不会中断,这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实在是最直白最简单判断呼吸用法正确与否的小练习。除了打“嘟”发声练习,还有哼鸣法来训练位置高挂。这个方法要求学习者不能直接用自然唱法的嗓音直接去拉扯声带发出“嗯”的响声,而是想象着声音挂在头腔,在额头中间前方形成一个尖锐的小亮点,不断用气息去带动它向前走,让小亮点从虚变实。

在音准节奏上的实践练习。音准节奏上的实践练习可以说是诠释声乐作品的重中之重。如果一个歌剧演员他在诠释角色的表演过程中,竟然把一个小乐句节奏唱乱唱错,把一个四连音小跳音的音准跳错,那他表演结束后下台可能会直接失去合约,从之可以看出音准和节奏对于声乐学习者的日常训练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音准节奏更多是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上。如果发声练习的第一步是放松我们的身体,放松喉咙和声带,那视唱练习的第一步就是熟悉谱面做好绝对的案头工作。乐谱是音乐学声上战场的武器,但因为从事艺术表演要上台时,应做到完美主义,不可能携带乐谱上台,所以在台下准备工作的时候,要把乐谱上的每一个音符跳动、每一个休止符暂断都要吃透。除去应做好的乐谱书上的音符校正,还要对着琴键把每个音弹出来,在歌唱学习中既然作为专业,就不可以是业余的听会这首歌笼统唱出,而是要在钢琴中对应音符,至少在视唱过程中做到读谱不暂停不间断。

在舞台实践中的感悟。美声的舞台实践多为从一个歌剧咏叹调入手,研究所扮演角色的人物性格、心情转变舞台上的手势走动,声台行表一个不可以漏缺。在声乐学习的每次实践中发现理论跟实践确实是有不小的差距。没有实践锻炼的基础任何表演都是纸上谈兵,哪怕一个学生的理论积累再深刻。“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要求我们把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所学的理论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每次的舞台实践活动都可以使人收获匪浅,从接触的身边人身上学到了演唱技法和艺术处理,从而改正自己在专业上的一些不足,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帮助我们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给了自己相当的自信。这无形中使自己对声乐演唱尤其是美声唱法有了正确的定位,也坚定了努力学习的信念。

我们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回应时代关切、促进实践发展中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打牢实践观基础。声乐演唱这门专业不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科,与很多艺术学科例如乐器演奏、舞蹈表演、艺术设计等相比,要更为抽象难懂,学习者需要有着绝对的逻辑性,甚至会用到物理学知识去了解我们的声带构造,震声传声的知识。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任何事物要去掌握它都不简单,要一遍遍带着辩证的想法去审视练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猜你喜欢
音准歌唱声乐
为你而歌唱
歌海(2020年4期)2020-08-25 01:57:49
为你歌唱
小读者之友(2020年6期)2020-07-06 13:29:30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38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歌唱十月
时代风采(2016年19期)2017-05-05 12:12:41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音乐生活(2014年9期)2014-09-04 09: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