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军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庆 408000)
就目前的医院建设工作重心来说,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并没有得到院方的重视,在医院的各项设施的建设中属于落后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这对于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是很不利的,也无法将有效使用档案落实。笔者认为,院方不仅要对各种医疗设备和硬件进行更新升级,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进行相应的电子化升级,把人工查询容易出现疏漏和手写笔记难以识读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做,从而使得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大大降低,同时工作效率和质量也能提升不少。对于医院档案资源的利用来讲,建设良好的档案网络是很有必要的,建立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库,能有效提升医护人员查询档案的便捷性和效率,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收集和上传电子文件是管理电子档案的基础,但是电子档案又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有所区别,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整理和收集方式,对于有些草案类文件,因为格式内容都不正式,因此在整理电子文档的时候不予保留。同时,要将起着正式或辅助作用的文件及时整理保存,并用无纸化协同生成的电子文件或者是相应的纸质文件标记出来,并且处理的时候要更加严格,一定要对电子文件进行纸质版备份,以防止因意外情况导致电子档案丢失或者失效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规范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提升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收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建设专业化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最好是聘请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如果条件不限允许则对兼职管理档案的医生定期进行培训,尤其是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相关技能培训,将他们从传统的手工操作理念扭转到电子信息化管理理念。二是要将安全性和保密性工作开展到位,因为档案管理涉及到了很多病人的重要信息和个人隐私,如果管理不到位导致信息泄露有可能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一定要注重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三是设计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操作平台,管理平台的功能性要齐全,重点侧重在线查询功能的设计。同时为电子档案数据的存取设立一个功能齐全、效率较高的存储中心,以实时共享的方式实现信息互传。四是要将档案管理工作和医院建设工作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根据医院发展水平同步更新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更好地为医护人员和病人服务,因此要时刻将这点作为更新和改革的核心理念。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建设一套完备的线上档案管理系统,方便医生在线查询档案信息,做好系统的后勤维护运行工作。因为很多时候病人的资料较为复杂,通常涉及到各个科室的治疗记录,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档案共享,医护人员在了解病人档案的时候会非常麻烦。所以,档案共享系统能极大地改善医护人员查询档案的个人体验,更好地为医护人员校园生活提供准确、迅速的后勤保障工作,促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职能转变,由档案的存放职能向利用和发展的方向转变。
在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团队的决定直接影响着建设的质量和进程。设备和系统的更新是硬件上的提升,是影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客观条件,而管理团队素质地培养和加强,则是更加重要的主观条件,无论任何时候,人才是决定工作质量的主体因素,因此,为了建设信息化和创新型医院档案管理系统,必须要对管理人员不断地培训:定期开展信息化档案管理讲座,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渠道;倡导他们积极参加职业素养培训和技能培训,及时更新管理知识体系,增强自身工作能力;加强培养网络服务型人才,为在线档案管理系统培训后备人才。
随着医院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知识体系也会越来越规范和完善,为了不断替身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我们应及时将发展成熟的网络技术融入进去,促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早日完成全面信息化建设,以更完善的工作体系、更丰富的工作内容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