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有劲
(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 句容 212400)
脑卒中是老年多发疾病,尤其是在人口老年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脑卒中已经成为危害老年群体的生命健康的重大心脑血管并发症。脑卒中患者在急性发作以后,应当及时有效的院前抢救,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取时间,进而达到救治与维持生命的目的[1]。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急诊脑卒中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抢救有效率。本文将以近几年46例患者为对象,探究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以急性急诊脑卒中者进行研究,共46例,研究开始时间是2018年2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2月,其中23例为参照组,23例为研究组。在参照组2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10例,女性患者共13例;年龄为46-68岁,平均年龄为(53.72±5.18)岁。研究组,11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是43岁,最大年龄是68岁,平均是(52.98±5.64)岁。对比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常规分诊,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溶栓治疗,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
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到院分诊,对有脑血管意外的明显症状,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同时使用FSAT表进快速进行评估,F:面瘫/口角歪斜;A:肢体无力;S:言语不清;T:迅速求助!同时填写急诊脑卒中患者时间管理,记录患者在就诊时的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进去抢救室后开通静脉同路,快速末梢血糖,实施相关血液检查,通知卒中团队,卒中团队通过NIHSS评,完善相关检查,根据CT扫描判断有无出血,无出血立即于溶栓治疗、同时CTA检查头颈部大血管问题,溶栓效果不佳时,可必要时采用介入治疗。
详细统计所有溶栓患者的溶栓时间节点;随后,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是SF-36量表,随着分数升高,生活质量则越好。
使用SPSS20.0分析,计数资料的检验方式是x2检验(以%表达),计量资料的检验方式、表达方式分别为T检验、±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当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参照组2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溶栓成功10例,占比43.47%;研究组23例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溶栓成功19例,占比82.61%。对于溶栓成功率,研究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7.5578)。?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比较:参照组是(69.86±3.63),研究组是(69.75±3.84),P>0.05。对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参照组是(80.56±4.73),研究组是(88.56±4.97),P<0.05(T=6.6945)。
急诊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且病情变化快,病程急,极易引起死亡。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提高,急诊脑卒中的抢救成功率更高,但致残率随之增加,有效抢救患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2]。急性脑卒中以老年人为高发人群,该类往往伴随多种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且患者在发病以后出现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极易产生应激反应,增加治疗难度,应当积极实施抢救护理,避免病程延长,因此死亡。在传统急救模式中,因不具有全面性、针对性等特点,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更多医护人员积极探索者优质急诊护理方案[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对于溶栓成功率,研究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7.5578)。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中,优势明显,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并将黄金治疗时间把握住,患者能够更快的接受治疗,促使溶栓成功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综合诊断、全面抢救等措施实现了无缝隙管理,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就诊更加便捷,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若急诊脑卒中患者若意识清醒,往往受到紧张救治氛围、自身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害怕、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4]。同时,患者的性别、个性特征、年龄等均对患者的心理反应产生影响,针对患者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实施心理护理,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应激反应,改善抢救效果[5]。
综上所述:急诊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