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晓
(河南省内乡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河南 内乡 47435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升级,大豆种植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古至今,大豆一直都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作物,由于其用途广泛,因此市场对其需求量居高不下。因此为了满足市场对大豆产量的需求,应加强对大豆种植技术的研发,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但大豆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性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需要种植者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所以加强对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能够提高大豆产量,并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选择种植品种时,首先需要考虑生产要求,由于大豆的品种相对较多,以此应选择生长潜力大、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进而有效提升大豆质量以及产量。同时还需要对其生长环境进行保护,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大豆生长状态。
在对大豆种植土壤选择时,首先需要选择排灌性相对较好的地区,并对土壤中的养分进行保护,确保土壤肥力充足,种植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首先需要对种植的时间进行选择,并对种植地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综合考虑。据相关数据显示,种植季节能够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发芽率,所以只有选择科学的种植季节才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同时为了提高种植的有效性,在播种方式选择时,需要选择科学的播种方式,进而提升播种效率。
种植技术能够保证种植的合理性,特别需要对播种距离进行严格的控制,不同的种植密度所带来的产量也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种植大豆种类对种植间距以及密度进行科学的调整。同时在种植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进而有效提升大豆产量。
在大豆种植期间,还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假使大豆出现病虫害问题,并且没有及时的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将会导致大豆减产,严重者将会导致大豆绝收,直接影响种植者的收益。总的来说,大豆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可分为以下几点:
在大豆病虫害防治阶段,对土壤进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大豆的病虫害都是通过土壤以及空气进行传播,同时土壤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只有传播性较强的病虫害才会通过空气所传播。所以在大豆种植之前,有必要首先对土壤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由于许多病虫害的病原体都会在土壤表层越冬,因此在种植大豆之前,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破坏病虫害的越冬条件,比如采用翻地的方式等,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大豆病虫害的发生。除此之外,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很多种植户喜欢使用有机肥,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大豆产量,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豆品质。但是有机肥是病虫害寄居的主要场所,所以在施用有机肥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其充分腐熟,不给病虫害留有生存的空间,从而减少大豆病虫害的发生。
病虫害是影响大豆生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大豆的经济效益。从大豆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病虫害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其中主要有大豆霜霉病、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以及大豆根蛆病等,并且每种病虫害都有其特点,对于大豆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具体来说,大豆霜霉病主要影响大豆幼苗的生长,会导致大豆叶子产生病变,使其出现褐色斑块,在大豆植株成熟之后,就会出现黄绿色的小点。这种霜霉病一般会在雨水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发生,以此在防治的时候,应该多关注雨季。大豆蚜虫一般会在大豆顶端的叶子或者较嫩的叶子上出现,这些蚜虫可以吸取大豆叶子的汁,从而造成叶子卷曲,影响大豆的光合作用,最终对大豆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大豆食心虫会在大豆的成熟期咬食豆粒,降低产量。而根蛆的幼虫会以大豆根部为食,同时会排泄一定数量的粪便,最终造成大豆根部腐烂,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大豆枯死。
在防治大豆病虫害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清楚大豆的病虫害类型,然后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比如对于大豆食心虫来说,可以采用 99% 矿物油用水稀释 150~200 倍,和苏云金杆菌 1000 倍混配;或与 1% 苦参碱·印楝素 1000 倍混配进行喷雾。而对于大豆紫斑病,可以采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进行喷洒。
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继续技术的提升和病虫害的防治。应该加强对生长过程的应用标准,依据一定的手段对其进行控制,通过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护处理,不断增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处理。通过使用农药和化肥对病害进行防治,能够提升种植的效果。针对生长的特点,依据生产的实际需求,对病害进行必要的防治,不断提升大豆种植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