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的实践探讨

2020-12-08 13:45:45李国强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李国强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消防队,山东 泰安 271000)

一、植树造林工作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植树造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植树造林工作能够大幅提升空气质量。相关的调查数据表明,每 667m2森林一昼夜可吸收62kg 二氧化碳,放出49kg 氧气,此外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物质,既能够消除空气污染,又能减少人们各类疾病的发生率。

(二)植树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还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从而有效缓解水土流失问题。

(三)植树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抵御风沙的侵害,发挥出显著的防风固沙效应。

(四)植树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为人们创造出更加优美的居住环境,消除噪声污染,促进生态平衡,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与学习。

(五)植树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为人们提供新碳、茶叶、药材、水果等实用产品;能够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有效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二、林业资源的管理要求

(一)将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到最大

强化政府部门对生态林业管理的关注、重视程度,使其深刻认识到生态林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性发展,促使其将生态林业的管理工作提到议程上来。政府部门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强化生态林业的管理工作,将具体的生态林业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并分配给具体的部门负责,实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要重视部门之间的协作。政府部门要加大用于生态林业管理的财政投入,为林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态林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资金保障。

(二)创建完善体系,严禁乱砍滥伐现象

生态林业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的支持。在生态林业管理中必须要创建完善的体系,对乱砍滥伐现象进行有效制止。一旦发现乱砍滥伐,就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为生态林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管理生态林业,不仅是政府部门及林业管理部门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将林业承包到户,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于在生态林业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

(三)坚持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根据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在对生态林业进行管理时,要朝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目标努力。这就要求建设管理生态林业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进行规划部署。现阶段,我国生态林业的管理特点以点、线、面结合的网络状管理为主,有效实现了生态林业自身作用的全面化发展,从整体上保证了生态林业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四)做好林业管理技术的提升

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直接影响,生态林业建设者的日常工作量较大,利用脱产学习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太现实。所以,企业要为生态林业管理者安排业余时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活动,提高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培训活动内容要包含多方面知识,林业管理者如能够全面掌握林业管理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其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五)对生态林业工作者进行强化管理

提高生态林业建设管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指导约束下,生态林业管理者要认真开展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生态林业管理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生态林业需要一个很长的建设周期,建设工作的开展涉及很多工作人员,部门组织结构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十分必要,有助于林业建设效率的提高。

三、常见的植树造林方法

(一)直播造林技术

直播造林技术采用的是直接播种方式,不需要提前进行育苗。直播造林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操作工序较为简便,能够满足大面积造林需求,能够对植树造林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但该技术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应用直播造林技术过程中,要尽可能选用人烟稀少的区域作为造林地,确保造林工作不易受到各种外界条件影响;要确保造林区域的土壤具备充足的水分;在播种之前,要对树种进行相关处理,如催芽处理、消毒处理以及浸种处理等;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播种方式,如条播、穴播及撒播等;在播种之后,要对幼林抚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二)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的造林成效十分显著,采用的是移栽种植的方式,也就将已经培育好的苗木直接移栽到造林地的造林方式。和直播造林技术相比,植苗造林技术对于造林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低,且具有较高的成活率。采用植苗造林技术造林,苗木的生长能力与病虫害抵抗能力都相对较强。在应用植苗造林技术过程中,要做好苗木培育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室内环境下对苗木进行培育,也可以从专业的育苗基地直接采购苗木;要选择合适的苗木栽植环境;要做好苗木的运输工作,保持苗木的水分。目前,对于我国的植树造林工程而言,植苗造林技术属于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手段。

(三)分殖造林技术

利用树木的干、枝、茎、根等营养器官来进行造林的技术手段被称为分殖造林技术。与其他的植树造林技术相比,分殖造林技术的应用成本相对较低,且具有操作简便和成活率高的特征。借助于分殖造林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植树造林成本,且可以使幼苗顺利继承母本的优良品性。在应用分殖造林技术过程中,需要确保造林地土质疏松,土壤湿润。对于分殖造林技术而言,造林材料的来源会受到母本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

(四)全面强化幼林抚育管理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为植物的幼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满足幼林对水分、养分以及光照等方面的需求,合理设置栽培密度。要做好松土、除草、间苗以及修枝工作,以提升幼林的成活率,保障幼林的品质。

结束语:在今后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提高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为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工作的展开打下基础,实现我国林业生产能够有更快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