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传江
(贵州开磷集团矿肥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302)
化工领域主要采用硫回收单元装置进行煤、石油中硫的回收,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净化分离方式进行元素硫的处理,最后以回收单元为载体进行硫的回收。而以往企业硫回收工艺的应当采用克劳斯法进行处理,但是在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传统工艺的应用难以达到相关标准,并且随着石油炼制工业污染排放相关标准的提出,对硫酸雾、二氧化碳的处理要求更为严格。为实现对硫回收的有效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到位而影响到大气环境,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对湿法制硫酸技术的应用。
以往企业进行硫回收处理所采用的方法多为克劳斯反应法,虽然此工艺的应用历经多年的发展和改建,可达到93%~99%的回收率,但是其排放仍无法达到现行的排放标准要求。鉴于此,在新环保要求背景下,诸多企业开始重视对湿法制硫酸技术的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湿法制硫酸技术的应用步骤为酸性气与空气燃烧、余热回收、SO3转化、热蒸汽冷却[1]。
而在具体应用中,该技术应用存在以下特点:(1)适应性强、操作便捷。该技应用后,即使在回收处理期间因配风不当等因素影响而导致回收率降低,同样可以通过尾气吸收部分来控制其回收率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出现排放含硫污染物的问题。(2)回收率高。相较于克劳斯法的应用,该处理工艺的应用可达到99.8%的回收率[2]。(3)废物、废水零排放。处理过程中因不具备气体干燥环节,所以不会产生硫酸损失的情况,即回收处理期间无任何废水、废物的排放。(4)能效高。回收处理过程中单元装置会产生SO2氧化热、H2O 与SO3反应热等,而部分热能会以高压蒸汽的形式进行回收,因此实现高能效。(5)处理过程中不涉及到相关添加剂的应用。(6)占地面积较少。不存在单元装置占用企业较大面积的情况。
当前大部分企业对湿法制硫酸技术的应用多采用一级转化流程,仍存在SO3排放浓度达不到排放标准的问题,所以需进行湿法制硫酸技术的升级与优化。而双氧化深度氧化处理的应用,可实现度湿法制硫酸处理的进一步改进,通过再次优化处理冷凝器出口尾气,将残留的SO2利用双氧进行深度氧化,可实现对SO3的直接获取,并通过冷凝处理来获取硫酸。经双氧水深度氧化处理后,SO2浓度可达到标准要求,始终控制在≤52mg/Nm3。此外,相较于其他处理技术的应用,该工艺的运行成本较低,且在工艺改进过程中不需进行投资的增加[3]。
分析传统制硫酸工艺的应用,经多年发展与优化已经实现一转一凝工艺符合热力学平衡要求。在此基础上,普索企业进行二转二凝新工艺的研发,取名为“WSA-DC”工艺。通过二次转化与WSA 技术优势的充分结合,进一步提升湿法制硫酸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该技术工艺除具备无废水、能耗低、无化学消耗等优势之外,可实现对SO2转化率的提高。因为“WSA-DC”工艺是在一次转化得到基础上进行二次转化,并在一次转化的最后一段进行催化剂的应用,事先将转化率提升至99.99%。
分析湿法制硫酸技术的应用,存在以下限制性因素:(1)市场条件与地域的影响。因受到市场条件与地域因素的影响,导致仍有部分企业采用硫磺产品,针对硫酸作为产品的应用仍相对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浓硫酸属于酸性腐蚀品,不仅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且助燃效果极强,存在较强的危险性,并且浓硫酸的运输较为复杂。而硫磺虽然同样存在易燃性的特点,但是相较于浓硫酸有更高的稳定性,这就使得硫磺产品的应用仍占据大部分市场[4]。(2)国产化率低。进行制硫酸与制硫磺装置配置的比对,制硫磺需要配置超过70 台的设备,而制硫酸仅需进行20 台左右设备的配置。尽管设备数量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制硫酸装置配置20 台的成本相当于配置70 台制硫磺装置的75%~85%左右,进行装置成本比例的分析,使得大部分企业认为投资制硫酸装置不合适,再加上大部分硫回收制硫酸装置依托于进口的渠道进行配置,导致其设备价格昂贵,成为硫回收制硫酸装置应用的阻碍。
为进一步促进湿法制硫酸技术的应用,应做到以下几点:(1)进行硫酸市场的拓展。加强企业对硫酸产品的认知,包括硫酸的多用途,包括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化肥工业、石油工业、洗涤工业等,以及在农药生产、塑料生产、燃料生产等领域均涉及到对硫酸的应用。而针对上文所述的浓硫酸运输难问题,需要加大对硫酸小型存储装置的建设力度,进而为硫酸产品的应用与发展打下基础[5]。(2)进行国产化率的提高。目前,我国已经掌握床间换热器、硫酸泵、冷凝器外壳等设备的生产技术,但是因国内制造业对此类设备的制造并未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所以使得制硫酸设备的国产化率相对较低。对此,应加大对制硫酸设备生产的加大力度宣传与推广,结合政府相关政策的提出,鼓励大型企业积极主动投身于制硫酸设备的生产中,再通过发展国内供货商,为国产制硫酸设备的普及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湿法制硫酸技术的应用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并在转化率、废物排放等方面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仍存在市场小、国产化率低等问题。对此,需加大对湿法制硫酸技术的推广,并通过技术优化、拓宽市场、鼓励国产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来进一步促进湿法制硫酸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