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12-08 13:45:45支艳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支艳

(四川能投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一、当前国企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有所削弱

国有企业在新中国的改革历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地位和影响力已不同于单纯的经济组织,而是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于一身的庞大社会复杂体,但作为市场化主体,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过程中,党组织容易被迫成为企业行政领导的附属物,党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遭到削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

(二)企业党务干部的综合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

企业党务干部年龄结构老化,人员力量配备不足。当前不少企业生产经营满负荷运转,难免出现党务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其次,党务工作者岗位危机感比较重,有不少年富力强、懂业务的优秀人才不愿从事党务工作,缺少必要的人才智力资源及相应的活动经费支持,客观上造成了党务工作难以推进、党务工作者“有心无力”的尴尬局面,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党组织地位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党务工作方式方法陈旧、呆板,缺乏实效

目前,大部分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方法基本上是沿用“老传统”,许多做法几乎只是停留在要材料、学文件、读报纸、看记录上,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真正深入了解、排忧解难的少,且内容枯燥,效果不好,难以满足党员干部价值多元、诉求多样、观念多变的客观现实,削弱了企业党建工作的影响度和感召力。

(四)党员队伍“质”与“量”的权衡中,过分追求“量”而忽视“质”

在当前形势下国企发展党员存在一些问题,如认识不足、培养不够、追求数量、动机不纯、程序不严等情况;少数党员更是自身组织纪律观念不强、进取意识不强、专业技能不精、自我要求不高,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生活作风随意等现象,严重影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及先进性,影响党组织在职工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地位。

二、坚持企业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也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解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弱化、淡化、虚化和边缘化问题,铸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既是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的内在要求。为此,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突出融合、服务的主旨,找准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把党的领导有效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坚持政治首位,狠抓融合

企业党组织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分析、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与方法,牢牢把住融合发展的方向。一是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结构。在厘清企业重大决策权限、流程和规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实现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的有机结合、深度融合。二是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紧紧围绕党情、国情、厂情,以党委为学习载体,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企业党组织要开展党性、党风教育,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企业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开展反腐败斗争,把所有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置于党组织有效监督下,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坚持组织筑基,加强融合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要加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支部建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在设置企业组织机构的同时,设置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在配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同时,配齐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人员,实现党的组织健全、党务人员齐全。还要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各级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在解决思想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加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坚持转变机制,促进融合

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党建工作部门和业务部门密切配合的良性机制,从制度层面加快融合进度,发挥出党建工作的最大综合效益。一是资源整合。整合党建和业务工作资源,围绕业务抓党建,确保党建工作有联系实际的抓手和依托,抓好党建促业务,确保业务工作得到坚强的政治、思想保障,力争使党建、业务资源由“两根筷子”变为“一根麻花”。二是流程融合。把党建工作融进业务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工作格局。三是监督聚合。要结合自身职能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将风险防控、内控机制与全面从严治党机制很好的聚合起来,共同为中心工作保驾护航。

(四)坚持科学考核,落实融合

考核是最好的指挥棒,使用是最好的培养。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考评机制。参照改进年度综合考核工作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厘清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关系,单设党建工作指标并适度提高权重,加强考评指标管理维护,根据业务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加大考核力度。二是加强考评结果应用。把考评结果与党员干部绩效、奖惩、调整等结合起来,对重视党建工作、履职尽责到位,群众反响好的党务干部要与业务工作优秀的干部同等重视、同等培养、同等使用。三是加大对党支部和党务干部的考核。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推进融合的核心保证。要引导基层党支部和党务干部立足主业,聚焦主业,把党务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充实到企业主要领导岗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