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与数学教学

2020-12-08 13:45:45刘换格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刘换格

(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南大召学校,河北 邢台 054400)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么简单的题,我都会做呀,怎么就做错了呢?”这种情况,家长、学生和部分老师常常归结为不认真,认为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审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一、什么是审题

所谓审题,即了解、熟悉和把握问题,弄清已知和未知的关系,从而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目的。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审题。审题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和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数学学科的审题就是为了正确解题而进行阅读,理解题目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明确题给条件和要求,并试图找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思维活动。

二、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对学生审题习惯培养不够重视。教师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或担心教学内容的不完整,急匆匆地把备课时准备的内容讲完,而没有考虑学生学到了多少?

2.包办代替使学生形成依赖。课后练习除了巩固知识、反馈信息外,也有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培养的功能,教师的包办代替,让学生失去了这种机会,学生等待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有了依赖性。潜移默化中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1.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也可称为思维惯性,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倾向。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自然地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其进行思考与处理。做题时孩子们往往没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按 “老印象”办事。例如:“一块面积是720 平方米的绿地,宽是9 米,现将长增加了18 米,增加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时我们练习中出现的都是“长增加到18 米”,因此不少孩子都是照以前练习时的思路解题的,一字之差,就出现了错误。

2.懒惰心理

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小学生的懒惰表现尤为突出,不仅仅体现在平时的活动中,更深深地影响了思想。表现在审题上,就是遇到题目比较长的,比较难读通,难理解的,就不去思考,甚至根本不去认真读题,就随便乱写一些算式和结果。

3.忽视隐含的条件

在一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里,有些条件往往不是那么醒目,而是以隐藏的形式存在,学生如果不能从题中分析出隐藏的条件,思维就会受阻,解题就会出问题。

4.不良的审题习惯

有的学生作题时急于求成,读题缺乏耐心、细心,经常只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读题时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分析。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而不去认真的朗读思考。所以,解题也带有很强的盲目性。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审题方法

(一)明白题意是前提

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特别重要。它不仅是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还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

1.按原文,读准确。训练学生先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连续重复90 天,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需要读题,一定至少要求学生读三遍,以此来强化培养学生反复读题的习惯。

2.咬文嚼字,弄清题意。就是要善于抓住阅读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学生一旦能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到重点词和关键句,并能仔细品味、认真思考,从中发现文字背后的含义,便会达到融会贯通的意境。

3.及时训练多鼓励。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

(二)悉心观察是保证

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1.观察要有顺序地进行

例如,出示主题图后,学生总是杂乱无章地观察着,还有的孩子重复着别人已经回答过的数学信息。因此,在学生看例题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这样学生就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顺序地观察主题图上的景物,说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避免出现遗漏或是重复的情况了。

2.观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现代化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重视认知是基础

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大不相同,这不仅与他们的年龄有关,还与他们的生活背景有关。因此,在平常的练习中,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读题、审题、分析题意。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直到学生理解为止,注重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能自己解决相关的题目。

(四)及时反馈讲评是途径

作业讲评是学生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学生中的作业错误,都是由于审题的不仔细所造成的。通过作业的讲评,分析解题中造成错误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只有审好题才能答好题,审好题是解好题的前提和关键所在。因此,要提高解题能力,就必须从学会审题开始。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科学的审题方法,学会对题目做深入细致、全面准确的审题,养成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为正确解题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