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杭
(宁波广播电视集团,浙江 宁波 315000)
广播电视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媒介行业,至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电视、广播的地位一样重要,广播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都是其他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但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新闻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一个全新渠道,对传统的媒介平台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编管理,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能力,在大量信息中找寻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进行深入创作和报道,是所有新闻采编人员面临的重大困境。由于新媒体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互联网链接了外部世界,让人们的思维眼界得到了拓展,如果在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报道的内容没有深入和新意,则很容易让受众感受到疲劳,对于广播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对此,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必须要顺势而为,转变传统的采编技巧,利用广播电视新闻本身的优势,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创造出更多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更好引导社会舆论和发展。所以,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依旧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与传统的电视媒体和现代化的新媒体相比而言,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广度是明显不足的,因为广播电视属于传统的纸媒,每一次印刷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预算也比较有限,加上广播电视本身的版面限制,很难扩大宣传面,一般广播电视新闻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很难实现深度发展。
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方式是影响采编内容的重要因素,虽然计算机已经普及,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也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进行采编,但是依旧有一些人会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采编,比如记笔记,这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是不吻合的,而且采编的效率不高。
网络时代,很多信息在网络上可以实现迅速传播,而且网络的传播范围很广,一旦开始传播,则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范围的传播效应。与网络媒体相比,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时效性就比较逊色了,广播电视通常都是夜晚印刷,第二天一早就出现在市场上,但是收到本身条件的限制,一些新闻事件发生之后,采编人员没有及时采写、编辑,加上印刷广播电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导致广播电视媒体的时效性较差,等到广播电视新闻面世之后,相应的事件或许已经在网络上传开了,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兴趣也不够高。
由于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综合能力素养不足,在对新闻进行采编的时候缺乏敏感性、精准性,或者一些从业人员对新闻内容进行编辑的时候没有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所以导致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
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中一个是“采”,即采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另一个是“编”,即对采集的素材进行编辑和创作,使其成为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这两个过程缺一不可,想要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技巧,就应该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
素材决定了新闻内容的质量,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而言,必须要挖掘一些除开我网络上很容易获得的信息之外的新闻内容,才能让广播电视新闻脱颖而出。广播电视媒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重视和政府、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的沟通,在新闻采访方面保持良好的沟通,随时对这些单位的发展进行关注,从而获得一些新鲜的、有社会价值的新闻素材。
当前自媒体快速发展,很多人都可以发布信息,比如通过手机发布生活中的新鲜事或者某个热点,新闻媒体也可以对这种方式进行利用,比如有奖征集一些群众的新闻信息,吸引群众投稿,对于录用的新闻信息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也可以为广播电视的采编人员提供更多接近生活的素材,有利于采编人员创作出更多有趣的内容。
对采编的素材进行编辑和再创作,是一个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重点任务,这个过程也可以直接反映出采编人员的综合实力。新闻创造必须要具备趣味性,因为有趣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吸引大众,枯燥乏味的新闻只会让大众对广播电视失去兴趣,导致读者流失。所以,在新闻采编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创作的趣味性,比如文字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避免出现太过严肃的语言,给人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再比如,可以在广播电视中增加一些趣味性专栏创作,每一期都要挑选出合适的内容进行编写,这些专栏可以是社会中发生的新鲜事,也可以是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在阅读一些比较严肃的新闻内容之后可以通过这些内容来缓解情绪,达到综合读者情绪的目的。
广播电视新闻面对的是群众,对于一些不太会使用网络的人来讲,广播电视、电视、广播依旧是他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所以,广播电视新闻应该要更贴近群众,在采编过程中,多选取群众比较关心的素材,多报道群众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一些民生事务,就是群众很关心的方面,可以加强对这些素材的报道,激发群众的阅读兴趣,并且要在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过程中,多和群众保持沟通与交流,传递群众的心声和愿望,借助广播电视这一媒介形式去帮助群众实现其愿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更多的群众基础,提高广播电视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新闻是比较传统且具有较大影响的媒介,在广播电视新闻创作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素材的挖掘,同时要不断创新编辑和创作的技巧,让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更有价值、有意义,并且能够开拓群众的思维,注重创新,与群众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广播电视成为群众表达诉求、获取信息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