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

2020-12-08 13:45:45顾晓梅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顾晓梅

(宁夏同心思源实验学校,宁夏 同心 751300)

引言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囊括了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同时还完善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催化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促使学生提升学习自主意识,刺激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数学学习,初步启发学生的思想头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数学计算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保障学生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教学环境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会寻找正确的解题角度,探索提高数学计算效率的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

(三)强化学生学生思维意识

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开发,让学生学会自主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进行实际运用。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使学生提升自身的思维意识,强化逻辑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解决数学问题。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够突破教材的限制,拓展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环境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效率,形成属于自身独特的思维模式。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机械化的填鸭式教学向学生注入数学计算的相关知识,或者是利用题海战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这种教学策略导致学生背负了极大的学习压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打消,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并且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与引导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难以获取提升,影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给教学工作的推进设置了障碍。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转换教学地位,提升教学氛围

想要提升数学计算的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思想认知,摆正自身的教学地位,确保教师与学生双方的课堂地位平等性,和学生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课堂教学氛围的提升,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节奏,为启发学生思想坐下铺垫。这样学生不仅会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更会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自身的思想意识,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愿意自主参与到计算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培养学习习惯,规划解题思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能够使得教学工作事半功倍,尤其在计算教学中,保证学生明确遵守各项运算法则,通过正确的解题步骤进行计算,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计算准确率。例如在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就必须要求学生牢记“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这样才能够使得计算结果保质保量。并且教师要帮助学生规划好计算思路,在计算的过程中学会利用各种运算法则来提升计算效率。例如在计算“32 +29 +68 +41”时,就可以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将原式转化为“(32 +68)+(29+41”)”,进而得出结果为170。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在提升学生计算准确性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让学生的计算能力获取综合性的成长。

(三)启发思维意识,增强逻辑思维

在保证学生学习基础的同时,引导与启发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通过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均衡发展,并且也能够使得学生在面对数学计算时更加游刃有余,通过各种简便计算方法来提高解题效率。并且思维意识的增强,促使学生建立起自身的知识学习体系,让学生对数学计算知识的掌握更加整体化,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四、总结语

综合笔者在本篇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不难看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间的关联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转换自身的思想观念,摒弃传统教育观点所带来的限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能够在提升计算能力的同时增强思维意识,从而获取数学学习能力的整体性提高。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够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重视,为新时代的教学改革工作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