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泽军
(滁州市广播电视台,安徽 滁州 239000)
引言:播音主持与我们日常的文化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管是广播行业还是新闻媒体行业都离不开播音主持。而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播音主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且对播音主持者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比较重要的就是亲和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运用做一些研究。
亲和力是指以平和、谦逊、宽容的心态同他人交流。亲和力要求我们不自卑、不骄傲、不浮躁、不以自我为中心,耐心同他人交流,善于理解他人并在能力范围内调节氛围。在播音主持行业中亲和力是指营造与观众互动的交际氛围,创建与观众的交际语境,关注节目的实际效果。一个节目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然离不开与观众的互动。好的节目氛围可以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享受节目带来的知识以及欢乐;而好的交际氛围离不开好的交际语境。这就需要主持者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需要适当的语言特征及非语言特征。例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另外,因为不同节目的定位和要求的效果不同,也就需要播音主持者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对主持风格进行调整。
当前,各类节目兴起,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主持人。他们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但在亲和力上还有待提高。我们都知道传统的节目都有固定的格式,主持人的主持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过于相似。这使得节目过于死板而缺少一定的新意,观众对于主持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记忆,这对主持人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一些比较成功的主持人都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比如央视主持人董卿、撒贝宁等,《快乐大本营》的著名主持人何炅,谢娜等,以及《金星秀》的金星等。他们都有非常好的亲和力,且有自己的主持风格。好的亲和力不但可以让观众感到亲切也可以使观众更好的感受到主持人的人格魅力。
传统的主持模式固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会让观众感觉到距离较远,难以参与到其中来,也就难以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如若主持人可以在主持中的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亲和力,让观众感觉到亲近,并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和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就会自然的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强节目效果。
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与主持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节目的内容往往是通过主持人传达出来的,而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也与主持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节目有着众多的工作人员,而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的只有主持人。可以说主持人的主持能力、主持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节目的受热程度。如果一个节目的主持人把自己放的高高在上,拒绝与观众的沟通交流,那么这个节目很可能不会成功。如果主持人可以与观众进行有效交流和互动,在满足节目的条件下,有自己的主持风格,贴近观众生活,那么就会自然而然的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更好的接收节目所带来的内容与欢乐。这样才能够让节目在相似的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进而大大提高节目的质量。
节目的观看者大都是普通的民众,而大家在忙碌了一天后看节目都会希望这个节目是亲切的,轻松的。而传统节目更多的是对观众的说教,节目内容比较复杂、晦涩难懂。观众又难以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这就使得观众难以对节目产生兴趣。而如果我们可以在主持的过程中从大家的生活入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而提高了主持人的亲和力。比如《奇葩说》的主持人蔡康永,他在主持的过程中往往会从观众的角度去说,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赞同。
语言是我们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播音主持行业的核心内容。所以要想提高主持者的亲和力,我们必须先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除了系统的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社会人文科学、艺术语言等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各种主持技巧等。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应对不同的节目需求,恰当的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提高语言亲和力。同时也要增加自身的社会阅历以便于发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增加节目内涵。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主持者除了自身的语言外,他们的形象,动作等也非常重要。对于形象,需要服装组根据节目定位为主持者选择合适的服装和发型。例如,对于少儿节目,就需要主持者穿着简洁,阳光;对于法制节目,需要主持者穿着庄重,严谨;对于娱乐节目,主持者就可以穿着活泼。对于动作,需要主持者有适当的目光,姿态和肢体行为。这些不可一点都没有,也不可过于浮夸。这些虽然属于细节方面,但却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在亲和力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播音主持行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未来也绝不会离我们远去。未来播音主持行业一定会蓬勃发展,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亲和力作为播音主持行业的一部分,对节目的影响非常大,它取决于主持者的专业素养和主持风格,可以有效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提高节目的质量。因此,主持者应切实从自身的专业素养出发,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努力从观众视角出发,贴合生活并坚持学习,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