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鲁峰
(山东省成武县伯乐集镇农技站,山东 成武 274209)
大豆是山东地区重要的粮油作物,其高产、优产、稳产对保证本地粮食安全意义显著。对此,认清大豆栽培存在的技术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效益意义最为显著。
国内大豆种植历史悠久,最早见于东北及内蒙一带,历来在国内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为实现大豆高产,国内就优化栽培技术,做出诸年的努力和探索。就山东地区而言,影响高产的栽培技术因素,主要有这几方面:
病虫害是影响大豆高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喷施化学农药是见效最快的防控措施。但是,过量用药,同样限制大豆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而延缓生长而造成减产。为此,科学控病,酌情减药控病是未来优化栽培技术的重要思路。
播种前整地,以通透土壤、增加墒情,压实有害物质。但是,当前耕地以小型拖拉机具为多,耕地效果不佳,土层渐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降低,有害物质加重,严重影响大豆产量。
除整地外,施肥结构比例失衡,重施化肥轻施农家肥,钾肥用量低,磷肥、氮肥超标,都将影响大豆生长养分吸收,而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迎重茬种植模式,是降低大豆品质和产量的制约因素。
有研究显示:选择大豆迎重茬种植,产量会随着年数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情况下,迎茬1年,会减产6.1%。重茬1年,会减产9.9%,持续重茬3年,会减产1.9%。
同时,迎重茬还会影响大豆品质,降低颗粒重,降低大豆脂肪含量,增加病虫害感染几率。
就其诱因分析,与迎重茬破坏土壤环境,影响大豆根系活动,降低固氮能力,抑制营养物质吸收,延缓生育,进而降低亩产量。
实现大豆高产,选择良种是关键。
为此,选种的良种,应符合山东土壤、气候等情况,尤其易用抗盐碱性强的品种。同时,籽粒饱满、成活率高、油脂和蛋白含量高,这样种植的品种,才能满足市场要求,有利于扩大种植经济效益。
选择合理耕作方式,重点解决迎重茬问题。
建立合适轮作制度,控制大豆种植在地方总粮产量的1/3为佳。早期注意深耕深松,有效整合松、整、耙,改良土壤性状,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注意不种重茬,不选瘦肥,不种坡地,禁种病虫害威胁严重地块。
不断更新品种,同一地块,尝试用不同的新皮重,对缓解迎重茬危机效果同样不错。
做好营养防治,重施有机肥,科学用生物菌肥,注意培肥土壤,活化土壤结构,确保营养全价,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激发高产潜能。
病虫害的防治,应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综合农业、生物等多种控病措施。本着农药减量化的原则,切实控制好病虫害。
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选栽抗逆品种,增强抗病潜质。合理轮作,减少迎重茬种植。注意清洁田园,集中处理病残体。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注意优化田间管理。
是要选择好播种时机,确保播种深度。气温保持在10℃左右时,开始播种。播种时可根据品种特点,进行合理密植。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均衡施用氮磷钾肥,不可过量施用氮肥,以免造成植株贪青晚熟。进行两次以上的中耕,促使根系快速生长壮大,强壮的根系可以有效防治大豆根腐病。中耕的时机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通过中耕培土可以防止食心虫羽化、成虫,减轻食心虫害。注意天气变化,如遇雨量集中时,要及时进行排涝,注意清除杂草。
化学防治的应用,根本上实现“减量化”,不要盲目滥用药。把根腐病列为重点防治的病害,因为其发病率高、面积广,产生的危害明显大于其它病虫害。孢囊线虫病、二条叶甲、潜根蝇等病虫害可根据发病的轻重程度确定防治办法。采用多种药剂混合拌种的方法,可以减轻以上病虫害的发生,而且安全、经济、效果显著。
施肥以满足养分补给,合理的用肥模式,应根据不同生育阶段而定。
用基肥,大豆生育期长,基肥必须用足。应施全部有机肥、磷肥和部分氮肥,缺钾地块施用钾肥。有机肥用量,每亩用2~3m3。磷肥用普钙配磷矿粉,沟内深施,以满足生长养分需求。
用种肥,满足苗期对养分需要。施肥以速效磷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和微肥。磷肥用普钙,每亩用10~20kg,开沟深施种子附近。微肥,用钼酸铵。固氮,用根瘤菌拌种,每亩用200~250g,增产效果显著。
用追肥,基肥和种肥用好,一般不需追肥。但,后期长势旺盛,营养需求量大。为增花保荚,可根据长势情况,适量追施氮肥。用尿素,亩用5kg。长势好的地块,可以不用,避免徒长。长势弱的地块,可多施、早施。
总之,大豆在山东有着广阔的种植面积,是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的重要来源。其高产栽培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方粮食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今后优化栽培技术,提升大豆种植效益,对迎重茬、不合理施肥、化学药剂滥用等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据此优化改进,选种高产良种、合理耕作方式、注意病虫害绿色防治、建立科学的用肥模式,以为保产稳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