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良
(河南省林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林州 456550)
犬瘟热是由泛噬性病毒—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犬病,该病毒侵入动物体内后,首先感染免疫细胞,然后转移到淋巴结,病毒随着被感染的免疫细胞经淋巴系统到达全身各个组织,经不同组织,如膀胱、呼吸道和肺脏的基底层上皮细胞进而扩散到上皮组织,从而感染特定宿主细胞,病毒随后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尿、粪等散布到周围环境。
病犬早期特征是体温呈“双相热”型,表现为:体温先升高39.5-41℃,持续2天,以后下降至常温,病犬状态变好,食欲恢复。2-3天后再次发热,持续数周,即是双相型发热。第二次发热后,病犬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眼鼻流出浆粘性分泌物等。随着病情发展,能引起病犬鼻镜干燥和皲裂、鼻内脓性炎症、呼吸不畅、肺部有捻发音和啰音等呼吸道症状,或者引起病犬上吐下泻,排出带黏液的干粪或稀便,严重的甚至可见血便等消化道症状,病犬因此会迅速的脱水、消瘦、全身乏力、精神不振。有的病犬还会出现皮肤病变,表现症状为在腹下和大腿内侧出现米粒大小的水泡,随后水泡变为脓疱,并慢慢结痂。病情发展到后期,病犬经常会出现神经性症状,常见的症状有颈部强直、肌肉痉挛、共济失调、咬肌反复节律性颤动等。
解剖病犬大多可见肺脏点状出血,眼结膜、上呼吸道和肺脏等发生卡他性或者化脓性炎症。胃、肠等消化道常见卡他性或者出血性炎症,肠粘膜上可见点状或带状弥漫性出血,肾脏有点状出血,肝、脾肿大,胸腺明显缩小,有的病犬鼻和脚底的表皮因为角质层增生而出现角化病。
4.1 血常规监测检查:采集病犬静脉血液,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常规。多数病犬发病早期可出现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显著减少,有些同时出现其他血象指标异常,可初步定为病毒性感染,病情发展一段时间后,病犬可能会发生细菌混合感染,从而检测出白细胞的增多。检查病犬血常规能及时了解病犬的健康状况,有效掌握病情的发展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查病犬血常规。
4.2 犬瘟热抗原快速检测试纸检测:取一支无菌棉棒,用生理盐水浸湿后,在病犬的鼻部、眼部等收集分泌物,把收集病犬分泌物的棉棒浸入检测液中,并抽取0.05ml血液一并注入检测液中混匀,然后用一次性滴管取3-4滴混合液用检测试纸检测,如果检测为阳性,则说明被检测犬感染了犬瘟热病毒。犬瘟热抗原快速检查试纸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结果稳定、价格低廉,对临床快速确诊犬瘟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1 特异性治疗:在发病早期,临床上经常通过肌肉注射犬瘟热单克隆抗体或犬瘟抑制蛋白等对病犬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此外,选择全血免疫球蛋白和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注射,也可使病犬在较短时间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免疫治疗原理是影响病毒进入细胞或者阻止病毒进入细胞,但是不能直接杀死病毒。因此,此类药物只能应用于疾病发生早期,也就是当病毒还处于细胞外阶段时应用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病情发展到病毒已进入细胞内阶段,使用此疗法则没有效果。
5.2 对症支持治疗:随着犬瘟热病情发展,当病毒进入细胞内部,药物已无法作用于病毒,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药物则主要用于对症辅助治疗。出现高热症状时,可用复方氨林巴比妥、对乙酰氨基酚、柴胡注射液等解热镇痛药;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如咳嗽、呼吸困难,可用氨茶碱、氯丙嗪等平喘、镇静的药物;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可以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和消旋山莨菪碱等镇吐、止泻药物;出现酸碱失调症状时,可以用碳酸氢钠注射液调节体液酸碱平衡;发生出血时,可用止血敏、氨甲苯酸等止血;发生结膜炎时,可以用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混合滴眼;防止继发感染时,可用头孢类抗菌消炎药;如果晚期出现神经症状,可以用苯妥英钠、扑痫酮等,以营养神经、镇静、脑部消炎为主,严重的话可直接放弃治疗。
5.3 中药治疗:许多兽医在临床治疗犬瘟热时会加一些中药制剂来调理病犬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①有研究显示,在采用常规疗法,即抗菌消炎、对症疗法、支持疗法、特异性免疫疗法等的基础上增加中药辅助治疗比单纯用常规疗法治愈率平均高18.7%。②也有研究表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根据症状(胃肠炎型、肺炎型、综合型)进行中药辅助治疗犬瘟热的治愈率比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的治愈率分别高22%、22.6%和17.3%。③另有研究结果表明与仅使用西药治疗相比,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再增加中药辅助治疗可使犬瘟热的阳性率下降38.71%。
犬瘟热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实践证明,有计划、有目的地预防接种、适时补种,以增强动物自身免疫力,是防控犬瘟热的最佳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加强犬的饲养管理,更关键的是要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