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苑, 王 慧, 伍宏远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安徽 铜陵 244033)
无为县地处芜湖市西部,北依巢湖,南濒长江。无为县现辖20个乡镇,面积2 206 km2,人口119.3万人。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无为县等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低于840.42 km2。
无为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形总体趋势显示“山环西北,水骤东南”的特点。区内最高点海拔为675 m,最低点海拔4 m左右。
研究区地处扬子陆块的下扬子凹陷中部,大别造山带的前陆褶断带上,主体为无为凹陷盆地西南部,西接庐枞盆地,北跨巢湖盆地。区内70%以上面积为第四系覆盖,分布于长江沿岸及其支流、山间谷地、山前坡麓地带,主要有河流相全新统芜湖组、山麓相中晚更新统下蜀组和早中更新统戚家矶组。前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属下扬子地层分区,地跨巢县地层小区和安庆地层小区,出露较齐全。
依据《安徽省土壤工作分类相关规定》,无为县土壤类型可以分为7个土类:水稻土、潮土、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石质土、粗骨土,各土类又可以细分为13个亚类。
根据《无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数据,无为县土地总面积2 039.30 km2,其中:农用地1 524.7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77%;建设用地260.35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2.77%;其他土地254.25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2.46%。
(1)表层土壤采样。本次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单元为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图斑,工作布置按照网格+图斑的方法来布置。研究区地质背景及土壤类型单一,而且为连片耕地的平原区,采用基本样点密度为4~6个/ km2,点位分布兼顾均匀性、代表性,在地形起伏区点位布设在地势较低的洼地处土层较厚地带。采用主样点+子样点组合的方式,主样点选择在设计样点附近最大田块,子样点选择在周边20~50 m范围内不同田块,由多个样点等量混合组成1件样品,样品重量为1~1.5 kg,样点的采样深度为0~20 cm的耕作土。
(2)土壤垂向剖面采样。参照《安徽省市县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土壤垂向剖面按照地质土壤生态地球化学综合剖面进行布设,在研究区北侧和南侧各部署一条综合剖面,在剖面上系统布置土壤垂向剖面,南北侧剖面各40条,垂向剖面间隔1.5~2 km,用以控制不同土壤类型、地质背景、土地利用、地貌景观、地球化学分区等要素。
(3)土壤样品加工管理。装在布袋中的样品,让其自然风干。在干燥过程中及时对样品揉搓,干燥后的样品可用木锤适当敲打。样品干燥后,用10目尼龙筛充分过筛,然后按照缩分方法取样品500 g装入纸样袋,剩余样品作为副样长期保存。样品加工时严格对照各采样小组送样单,填写样品号、布样袋号。管理人员依靠采样点位图、送样单验收样品。
研究区水系发育,圩区样点均匀布置,河流交汇区布点于汇水处,样点密度为1/16 km2,采集总样品数84组,采样时节选在灌溉高峰期。取样瓶选用1 L的聚乙烯塑料瓶,在盛装水样前,先用10%HCl浸泡24 h以上,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现场采样时按照测试指标的不同分别添加不同的保护试剂,包括原水样、酸化水样、碱化水样、测汞样。取样完毕后,现场测定pH值及水温。
调查方法主要依据DZ/T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及《安徽省市县级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技术指南》。水稻采集于10月份农作物收获盛期,采样点地块内视不同情况采用棋盘法、梅花点法、对角线法、蛇形法等进行多点取样,以“样方法”进行采集。在0.1~0.2 hm2的采样单元内取所有可食部分样品混合成一件样,大宗农作物子样、主样样方一般为0.49 m2,共取稻粒500~1 000 g,装置于包装袋中。油菜采集选在5月油菜成熟季节,采集部位为油菜籽,采样方法与水稻类似。农作物样品采集完毕后,样品均及时进行晾晒,防治发霉,同时准确称量干重。
本次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根据设计要求,按照简测的方式,以整个无为县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调查面积为877.81 km2,以路线调查为主,调查密度为20点/100 km2。调查路线垂直于调查单元走向,沿生态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布设,在土壤类型、地质背景或母质类型、土地利用及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变化的地方设定调查点。野外工作手图选用能反映地质背景的地形地质图作为底图,图面叠加生态分区及地质调查单元界限。
浅层地下水取样点主要为村庄中的民井点,均匀分布于各乡镇。为避免丰、平、枯不同时期地下水动态变化引起的评价误差,所有水点均在平水期进行统一采样,共取样80组。调查方法参照DD2019—03《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对各水井点进行走访,记录井深、口径、水位埋深、水温、pH值、水文地质特征及纵剖面等特征,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描述。
本次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探明基本农田保护区常规元素、微量元素以及元素有效态等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并进行养分丰缺评价和等级区划。
区内有机质含量一般,平均值为25.34 g/kg;区内P元素含量从东部及东南部沿江河漫滩往中部波状平原呈现递减趋势,养分含量总体较为匮乏,含量平均值为0.59 g/kg;区内K2O元素养分含量中等,含量平均值约为20 g/kg。
本次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对土壤中的微量有益元素也进行了相应评价,包括影响作物生长的B、Cu、Zn、Fe、Mo、Mn等微量元素及Se、I、F等特色有益元素[1]。区内B、Cu、Zn、Mo、Mn、Se、I、F元素含量平均值分别约为69、32.6、68.1、0.56、406、0.33、0.9、474 mg/kg,Fe2O3含量平均值约为4.66 mg/kg。
对研究区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态这几项元素进行等级划分,划分标准参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可以看出,研究区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极其丰富,一等地可以占到总面积的98%以上,其次是碱解氮和有效锌,比较缺乏的是有效硼、有效钼、速效钾、有效磷。对于硒元素而言,虽然表层土壤硒含量不高,但是其土壤中有效硒含量相对较高,一等二等地占到总面积的99%左右,这为富硒农作物种植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区内绝大部分土地均符合富硒土地要求,虽然土壤中硒含量一般,但硒元素的有效性较高,使得农作物中籽实对硒元素吸收性较好。根据大宗农作物质量调查,全区富硒水稻的比例高达95%,均显示区内具有较好的富硒资源开发潜力。根据划定类型及面积统计,区内绿色富硒土地面积为104.32 km2,占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11.9%,主要分布在开城、红庙镇西侧以及东部沿江一带,这部分土地水质环境和养分条件均符合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规范要求,且地势较平缓,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优质富硒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适宜进行大宗农作物种植或进行水田养殖,进行多产业化发展。
区内富锌土地资源区面积280.06 km2,占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31.9%,其主要沿江河冲积平原一带河漫滩分布,这一带也多为大宗农作物种植集中区,如小麦、水稻、油菜等,南部蜀山、泉塘、刘渡一带现在逐渐在发展水产养殖;足锌和锌适量区面积共391.82 km2,占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44.6%,多沿西部及南部河流冲积平原区分布;低锌以及缺锌区面积为205.77 km2,占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的23.4%,主要集中在中部严桥、红庙、赫店、西部蜀山以及南部牛埠一带岗地丘陵区;过锌区一般含量在200 mg/kg以上,其超过土壤中锌含量的上限值,会对农作物及土地质量产生危害,但区内这部分土地面积仅有0.16 km2,影响较小。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针对土壤中的As、Cr、Cd、Pb、Hg、Cu、Zn、Ni 8种元素指标,以风险筛选值与风险管制值为界,将研究区划分成安全区、风险区、管制区三个类别。其中安全区面积839.6 km2,占整个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的96%;风险区和管制区面积分别为37.6 km2和0.5 km2,占整个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的4%,其主要分布于北部、西部及西南部基岩区山丘沟谷之中,表明其受地质背景影响较大。从各个分区面积占比可以看出,研究区整体环境质量较好,其中安全区污染风险低,可以作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进行利用[2]。
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对土壤中的As、Cr、Cd、Pb、Hg、Cu 6种环境元素指标和土壤有机质、N、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指标来进行地球化学等级划分,评价绿色农产品产地的环境适宜性。
AA级绿色食品产地面积为253.89 km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江一带以及中西部地区,占总面积的22.43%。AA级绿色食品产地不仅要求土壤环境质量满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要求,同时要求规定的各类养分元素含量达到二级或以上,研究区由于有机质含量和有效P养分含量不高,限制了总体面积范围;A级绿色食品产地仅对环境质量有所要求,研究区总体土壤环境质量较好,所以A级绿色食品产地面积较大,约为749.8 km2,占总面积的66.25%;土壤环境质量不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的地区划定为其他产地区,面积为128.01 km2,占比11.32%,主要分布在北部及西南部的山丘沟谷以及东部及东北部的水网平原一带。
依据全区开展的1∶5万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结合基础地质背景、土地利用状况、土壤养分环境质量及元素生态效益等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西北部地山丘陵黄棕壤-石灰质土农林综合利用区(Ⅰ)、中部波状平原水稻土粮油农业高产区(Ⅱ)、东北部水网平原水稻土农产区(Ⅲ)、东南部河流冲积平原灰潮土粮渔农业多经营区(Ⅳ)以及西南部低山丘陵黄棕壤农林茶多经营区(Ⅴ)共5个生态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