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辉
(阜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阜南 236300)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是一种采用绿色有机肥作为农作物种植生产肥料的新型农业技术。将其运用在农作物种植方面,能有效实现绿色生产目标、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有助于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还能够为人体健康提供重要保障,具有现实价值。
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有机农业可以为社会提供健康的食品,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避免疾病的发生。以往我国在农业种植阶段,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会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一现象就会对农产品造成污染,使得我国各类癌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机农业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等,所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
其次,有机农业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从目前的情况看,化学农药的使用方法与使用剂量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农药的大规模喷洒,只会有一小部分附着在农作物上,剩下的农药对周围的环境持续产生危害,而采用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就避免化肥、农药的无节制不合理使用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最后,相对比普通种植方式所产出的农产品,依靠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所生产的农产品显然具体更高的市场竞争力,这一点在国际市场上体现的尤其明显,国际市场普遍乐于接受品质相对比较高的有机农产品。所以我国想要在国际上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就需要生产无污染、高品质的绿色产品,有机农业具备这一优势,所以采用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可以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中,首要措施就是进行种植环境的选择工作,在选择种植环境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种植人员需要确保种植地点选择的合理性,有机农业种植与传统农业种植相比,对于土壤、空气等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种植地点尽量选择土壤肥沃的位置,在空气方面,则要保证种植地点远离污染源,并且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对风向加强掌握。另外,为了避免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废水、污水等水资源的污染,需要在工业区水源的上游选择种植地。
二是,需要对缓冲带进行合理的设置,有机农业在种植的过程中会受气候因素、地下水、昆虫传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会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造成阻碍,例如,蜜蜂等昆虫在传粉的过程中,可以会向有机农作物中传播普通农作物的花粉,从而造成基因污染。但是在对有机农作物进行种植时,对生产基地进行完全的封闭较为困难,所以需要对缓冲带这一障碍物进行设置,将其布置有机农田与普通农田之间,有效的防止外界环境对有机农业种植造成污染。
在有机农业种植中,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灌溉,使水分与农作物生长需求相符,在实际灌溉的过程中,为了节约用水量,促进植物的吸收,可以选用滴灌、喷灌、渗灌等方式。在对有机农业进行施肥时,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施加的肥料主要以有机肥料为主,现阶段我国在有机农业种植中常用的有机肥料有绿肥和田肥,但是这些有机肥料难以满足有机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所以现阶段我国要加强多效生物肥的生产和研发。
有机农业的病虫害防治要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所以在防治工作上侧重于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病虫害天敌的捕杀作用来消灭害虫,这种防治技术不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任何的污染,因此该防治技术在我国农业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理防治技术中主要包括人工捕杀技术、阻隔技术、灯光诱杀技术,人工捕杀技术就是工作人员在掌握害虫的运动管理之后,对群聚性、假死性的害虫进行捕杀,具体应该在害虫越冬、产卵、化蛹等时间段,采用震落、剪除虫枝等方式进行捕杀。阻隔技术就是在害虫的侵害路径上设置一些人工障碍,例如在害虫经常活动的农作物区域刷涂毒环,害虫在经过这一区域时,就会沾染毒液而死亡。灯光诱杀技术就是利用诱虫灯来消灭害虫,现阶段许多害虫都具有趋光性,所以在夜间可以放置幼光灯来吸引害虫,将其集中消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方法与措施可以看出,我国的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和空间较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居民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离不开人民的生活,国家也开始对有机农业也逐渐重视起来。有机农业的种植,不但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此形势下,国家更应该积极倡导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