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平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21)
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技术和生物技术迅速发展。这也给了农业现代化很好的发展契机。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下,农业信息化逐渐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所谓农业信息化,其实就是指农业经营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信息、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分析、处理、传递、收集和贮藏技术。农业信息化可以很好的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消息封闭、滞后以及农产品销售不畅等问题。
国外的农业信息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至60年代,主要运用计算机对农业进行科学计算;20世纪70年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是农业数据库开发和农业数据处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将农业发展的重点转变为自动控制技术。1996年,计算机农业应用国际会议在荷兰召开,当时会议上已经出现了上百种关于农业的系统软件。受到国外的影响,我国农业信息化也逐渐发展起来。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上,我国虽然比国外晚起步近10年,但是近些年我国发展迅速。我国已经培养了众多较成熟的农业专家,建立了诸多示范区域。这代表着我国农业信息化正在稳步发展中。
互联网的使用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原来农民的种植和养殖,都是在政府的推动和安排下进行的,这样的农业缺乏市场观念。由于农民信息落后,而盲目种植,导致农业产品滞销,农民的收入下降。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农民增加了了解消息的途径,还有一些农民利用网络来销售。例如,重庆市一直存在葛粉难以销售的问题,直到将葛粉售卖信息发布到网络上以后,仅仅一个月就有十几个省得用户购买,这样不仅解决了葛粉难以销售的问题,而且也为农民日后的农作物销售提供了渠道[1]。又例如,成都郊区种植辣椒的农民在网络上发布了辣椒的出售信息后,收到了来自海外的订单。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农民想要把农作物出售到海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大数据上来看,我国农业发展相对稳定,但是我国农业生产率不高。那么,我国农业目前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样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确实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农民的知识不够丰富,一些生产工具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所以要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一问题。
所谓信息化农业,就是将现代化农业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对于信息化农业来说,互联网和电脑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这些设施的好坏程度直接决定信息化农业建设的成败。虽然近几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更大的差距,互联网在县级以下区域普及率不高,所以农民们对互联网不够了解,一些信息在传播到农民手里之前就被扼杀了。
这一问题就是阻止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根本问题。所以各个地区都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将互联网直接安装到农民家中,让农民在家也可以用网络了解信息[2]。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可以在村级单位安装互联网,并配备一名专门负责传播农业信息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板报等形式将互联网上的农业信息传达给农民。
互联网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普及,它不仅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但是,在互联网的应用上需要成本和知识文化水平。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农民短时间都是无法应用互联网的。所以这就需要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孩子入手。虽然大部分的农民不会使用互联网,但是他们知道互联网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很支持孩子使用互联网。所以我国将信息化农业发展的希望寄托到这些孩子的身上,相信这些孩子可以促进我国农业走进国际的平台。
近年来,我国网络发展迅速。网络涵盖范围极广,涉及诸多行业,其中包括园林花卉、工程设备、植物保护、科学教育、政策管理以及渔业等。这其中自然也存在很多问题,网络建设布局不均匀就是其中之一。其中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五个省市的建设就占据了全国的百分之四十九,而西部地区减少,有些地区甚至没有网络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网络。所以,对农业网站进行合理布局不仅可以促进网络发展,也可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总体而言,不管是面对现代化的农业还是信息化的农业,我们都应该明白,我们面对的是中国农业。对于农业的每一次创新和发展,都代表着我国农业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是值得骄傲的。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我国农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从而使我国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